关于促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的建议
博山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43号
建议人: 郑芳等
主办单位: 博山区卫生健康局
答复时间: 2020-12-0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郑芳等各位代表:

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各位代表在区人大第十八届四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促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的建议》提案收悉,该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区卫生健康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秉承“大卫生、大健康、大发展”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格局为目标,聚力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向基层转移。2018年,为解决南部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聚力实施了“南部山区医共体建设”民生实事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及急救保障项目被列为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之一,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优质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次中心

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86年,医院从“防、医、康、养”入手,着力创建四位一体的服务品牌,医院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全年门急诊接诊3万余人次。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功能完善,拥有万元以上设备百余台件,先后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省立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与“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5月,加挂博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名称,先后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国卫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家三好一满意示范医院”“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提升亮点机构”等多个荣誉称号。

南部山区医共体建设以来,立足源泉中心卫生院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设备配置以及对上合作共建资源优势,以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外科微创诊疗中心、中医康复诊疗中心、集中消毒供应中心、肿瘤绿色康复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等8个专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抓手,有效提升了南部山区医疗综合服务能力。2018年以来,为源泉中心卫生院新增30个编制,20人次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培训。2020年,为南部山区医共体编制招聘30人。

二、筑牢网底,基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

南部山区辖123个行政村,93处卫生室,辖区卫生室统一纳入医共体卫生服务网络,由医共体成员单位对辖区各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2019年医共体投资60余万元为辖区93处卫生室配置了高配置电脑、扫码墩、蓝牙血压计、血糖仪等标准一体化办公和诊疗设备,组织100余名乡村医生参加了为期18个月的学历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了村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针对30个没有卫生室的空白村,由医共体各单位出资建设高标准健康服务点,并指派管辖区内乡村医生定期值班巡诊,保证空白村的群众看病就医同样有保障。通过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空白村服务点的建设,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被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和上级医院的无缝对接,南部山区群众不出村居就能解决最基础的看病就医需求,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三、聚焦急救体系建设,打通山区急救“最后一公里”

    博山南部山区四镇地处偏远,距离主城区路程普遍在30公里以上,最远的村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交通非常不便,医疗应急处置救援成为困扰山区群众的一大难题。为此,2019年,投资1000万元全面启动南部山区医共体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新建一处120急救站,为医共体购置9辆急救车辆,1部健康查体车,对5处急诊科进行标准化建设,购置了全套的急诊急救设备。2020年5月,博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源泉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接入全市120指挥系统,全面启动运行。运行3个月来,共接受调度169次,出车162次,上转105次。

随着急诊急救体系的顺利运行,有效提升了南部山区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建立起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危重患者急救、会诊、转诊网络,院前急救的路程被缩短一半,急救时间大幅缩减,山区医疗急救能力不断加强,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打通山区急诊急救“最后一公里”,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四、信息化助力,促进区域医疗协同化发展

南部山区医共体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强化医共体内部联系机制,将辖区各处卫生院以及所有卫生室纳入信息化管理网络,着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绩效管理、业务服务管理、药品耗材管理、医保结算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六统一”,促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实现医疗服务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推进智能化管理服务。2020年,医共体筹资60万元购置一体化信息化健康查体车,实现了信息采集、生化检查、超声检查的一体化服务,区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工作告别了过去各单位各自为战的历史,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步入了信息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正轨。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健康体检数据的实时上传、及时共享,对于推进区域内居民健康管理,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聚力产业发展,南部山区康养一体化取得突破

做大长寿山医养健康产业园,建设南部山区四镇孤寡老人集中供养中心。2019年6月,老年人健康养护中心启用,率先承担了全区特困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工作。同时,依托医共体,帮扶南博山卫生院建设完成博山老年人医养健康园项目,园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设置床位124张,让健康养老成为医共体发展的提供了新内涵。医养健康园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医养结合重点项目库、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市、区重点工程,先后荣获“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淄博市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淄博市AAAA级养老机构”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淄博市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该项目建设分为集中式养老区、家化式养老区、健康养生养护区三大养老功能区,目前已完成集中式养老区、家化式养老区、健康养生养护区的主体工程建设,集中式养老区及家化式养老区已投入使用,健康养生养护区预计2020年10月份投入使用。项目一期“博山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700平米,集中供养全区200余名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项目二期“慈善公寓楼”于2019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用于集中供养全区特困人员中的失智老人。整个养老区为无障碍设计,房间内全覆盖监控、紧急呼叫系统,全失能护理单元配置智能床垫,全天候检测生命体征,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现已收住330余名老人入住。

六、聚力山区扶贫,不让一个人在健康的道路上掉队

南部山区作为我区攻坚扶贫的重点区域,贫困人口占全区的75.78%,南部山区医共体积极开展健康服务工程,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两减免两减半”“一站式结算”“住院费用减免”等惠民政策,全部设立扶贫便民惠民门诊和扶贫病房。为让贫困人口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新建19个贫困村医疗服务点,安排辖区乡村医生定期巡诊,切实提高贫困村群众的就医满意度。区卫健局为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免费赠送“爱心小药箱”9000余个,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真正让老百姓看的起病。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位代表的建议,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发展康养产业,完善空白村健康服务点建设,推动电子健康卡使用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持续优化就医流程,破解“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聚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究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借鉴和采纳。同时,真诚希望各位代表在以后工作中,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关于促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