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八陡镇卫生院服务内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 ||
---|---|---|---|
索引号: | 11370304004218592H/2024-526645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2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卫生健康局 |
博山区八陡镇卫生院202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高效实施,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按照省、市卫健委及区卫生健康局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2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内容及任务目标
2023年,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13版)》、《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通知》、《山东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分解指南(2014年版)》和《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淄卫函〔2019〕176号)等各项工作要求,以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继续扎实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2类项目实施。具体工作目标为: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保持在90%以上,稳步提高使用率,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健康教育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三)预防接种服务。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落实《山东省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卫妇幼字〔2019〕5号)文件精神,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0%以上。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参照国家有关数据,老年人常住人口数按15.13%进行测算)。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管理人数达到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43%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控制率45%以上,门诊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覆盖率100%。(参照国家有关数据,高血压患病率按成年人口的25.2%测算)。
2.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管理人数达到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41%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控制率35%以上,糖尿病患者门诊就诊随访服务信息利用率100%(参照国家有关数据,2型糖尿病患病率按成年人口的9.7%测算)。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登记网络直报及时率100%,重点传染病疫情疫点处置率90%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动态储备合格率100%,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率100%。
(十)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5〕880号)要求,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开展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等服务内容。
(十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65%以上。
二、持续提升项目实施质量
(一)严格执行新版服务规范。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理顺项目服务流程,突出重点人群个性化的管理特点,注重服务过程关键环节的留痕记录。各项目机构扎实做好规范的培训工作,正确把握和解读规范的新要求,注重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基层人员项目执行能力。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好作用,积极建立和培养骨干人才队伍,提高其在项目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数据分析、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基本公卫、健康扶贫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发展。
(二)抓好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强化预防接种项目管理, 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促进疫苗生产、流通、使用全程可追 溯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工 作,优化细化接种流程,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接种无误。继续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医防融合,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优势,明确团队中家庭医生 在开展医防融合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基层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双向协作和转诊机制,提升项目实施效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作为开展基层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的技术指南,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和随访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慢病患者管理效果和居民感受度。。
(三)做好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衔接。根据辖区0-6岁儿童流动情况,分阶段做好儿童健康管 理工作。落实孕产妇和儿童流出台账制度,能提供服务的对象纳入项目管理人群正常进行管理,对不在淄博市内居住的辖区户籍孕产妇和儿童,建立流出人员登记台帐,已经享受到居住地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服务对象,做好登记并留取联系方式。没有享受到服务的对象,釆取委托服务对象住地医疗机构服务或主动上门服务方式进行服务,确保我镇孕产妇和儿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四)确保贫困人口应享尽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自愿 和应建尽建的原则,为辖区内贫困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针对重点贫困人群和健康危险因素普及健康 知识,加强慢性疾病、常见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引导贫困群众 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五、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
(一)确定补助水平完善资金支付方式。根据项目内容和任务以及工作重点,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或购买服务支付标准,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结合项目执行绩效考核情况,不简单按照人口数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核定服务任务和补助标准、绩效评价补助的基础上,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乡村两级实行分别核算,合理确定任务分工,根据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原则上将不少于40%的工作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保障村卫生室补助资金。
(二)做好项目数据上报。各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要求,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做好数据季报、年报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数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等各项数据上报情况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市级和区级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持续开展项目宣传。要继续扩大“十个一”项目宣传主体和内容,将项目宣传和项目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扶贫工作相融合,营造良好氛围。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 式开展现场宣传,在镇卫生院显著位置张贴摆放国家和省统一设计下发的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材料。利用广播、报纸、电 视、电子屏、微信等多种手段开展宣传活动,多推送至大众媒体 宣传,广泛播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宣传片等公益广告。各机构要分别建立群体(比如:学校、事业 单位、企业、商业区等)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的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广泛开展国家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项目宣传以及慢性病知识、中医药知识、老年人保健、孕产妇、儿童等保健知识等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将健康教育融入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项目进社区、 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商业区,提高居民的项目 知晓率。
(四)严格开展项目考核。每年对辖区所有承担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4次绩效考核,针对项目实施情况及省、市、区重点工作考核和群众健康考核事项,有重点地提高关键指标和薄弱环节的分值权重,强化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复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与资金拨付挂钩,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落实资金奖惩措施,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定期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专项督导考核。
本《方案》内容和指标如与上级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博山区八陡镇卫生院将视情况另行下发文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