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长者食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将长者食堂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从一餐热饭入手,把长者食堂建成暖民心、聚人心、利民生的惠民工程,区民政局认真落实、扎实推进,打造了多种助餐配餐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能力水平,提升当地老人的服务水平。
一、“一村一业”助力长者食堂。作为农村发展的策略,与“长者食堂”的建设相结合,可以发挥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优势在于可提供经济支持,一村一业通过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这些经济收益可以用于支持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食材采购、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长者食堂可以提供更优质的餐食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还可整合村居资源,一村一业的发展需要整合当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这些资源同样可以用于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农产品作为食堂的食材来源,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动员村民参与食堂的志愿服务,提供人力支持。再次,还可促进社会参与,一村一业的发展能够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这些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捐款、捐赠物资等方式支持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此外,他们还可以为食堂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帮助,提升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创新运营模式,满足不同建设需求。积极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引入专业企业、社会组织、公益志愿者团队等多方面力量,不断提升长者食堂运营效率和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采取“日间照料、幸福院+长者食堂”、“快餐店+长者食堂”、“餐饮企业+长者食堂”、“中心村+长者食堂”等多种助餐服务模式,在不方便设置长者食堂的区域,采用配送方式设置长者助餐服务点,积极探索和带动连锁化餐饮企业在社区村设立助餐点、助餐窗口,制作适合老年人的菜品,实行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感受到暖心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开源节流降低长者食堂建设和运营成本。突出公益属性,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尽量减少建设成本,统筹长者食堂及助餐点的位置、规模、建设数量,引导鼓励各社区村充分整合闲置房屋资源,以新建、改建、依托、辐射等多种方式,构建设计合理、安全舒适、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助餐服务载体。鼓励农村集体采取建设长者食堂生态菜园、长者助餐爱心捐赠站、增加集体资产收益投入和慈善定向捐助等方式支持长者食堂建设,探索自力更生和社会捐献新模式,鼓励农村公益岗参与、活力老人充实志愿服务力量,减轻运营成本。
四、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利用新闻、报纸、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已建成长者食堂社区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受益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广泛宣传出去,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长者食堂这项惠民的实事、好事,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长者食堂建设中来。同时,运用好惠民政策宣传工作群、镇(街道)村(社区)工作群的宣传功能,及时将长者食堂相关政策、办理程序、成功案例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形式推送给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推广到全体村民,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充分调动镇村建设长者食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博山区民政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