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的答复
博山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3013
建议人: 梁丽娟
主办单位: 博山区民政局
答复时间: 2024-06-04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梁丽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打造品牌化、多元化养老机构。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坚持高端养老服务机构有选择,中端养老服务机构有支撑,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有保障,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在全市率先注册“博善颐养”养老服务品牌商标,实施养老服务品牌化工程,打造了一批以博山老年人养护院、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等为代表的高端医养结合式养老机构,壮大了一批以珑山社区老年公寓、城东颐养健康园等满足大部分养老服务需求的中端养老服务机构,提升了一批以康寿源生态养老中心、金色港湾老年公寓等为代表的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建成池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下一步,计划改造提升现有养老机构。一是在山头街道新博路105号,将原有校舍改扩建为一处医养综合体,拟新建综合服务中心1幢,改建自理老人康养楼、失能老人康养楼、门诊楼各1幢。建造完成后可容纳200张床位,收住自理和失能老人,扩增全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供给。二是对北山养护院主楼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增加适老化设施设备和护理型床位。对内部环境、供水、供电、供暖、消防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平整院内地面,新建室外老人活动场所,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为原水泵厂退休职工及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二、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镇办、村居、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区级层面,依托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建成以提供失能特困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区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镇办层面,积极发展具备集中供养、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省内外规模养老企业和驻地政府牵线搭桥,盘活李家敬老院闲置资产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居层面,盘活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等为老服务设施,打造和推广可复制的1+10+N养老服务模式中的“博善颐养”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博山区“一县一品”养老服务品牌,让老年人不出社区(村)就能享受到较为齐全的养老服务;家庭层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285户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进行了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门照护。

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组织体系。

一是制定出台了《博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地保障、税费减免、水电气暖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出台了《博山区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设置配套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特困人员供养设施一次性建设补贴,城乡日间照料设施运营补贴,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等资金。三是加强政策创新,单独设置融资支持、闲置资源利用、农村养老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博山区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博山区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意见》等政策。四是积极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出台了《博山区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建立起居住小区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机制和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全区40个城市社区拥有23处日间照料中心和17处日间照料站,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  

四、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服务能力。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培训。通过对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和护理服务人才等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为推动新形势下养老护理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区民政局联合团区委、区总工会、区妇联、区人设局举办博山区2024年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分两批进行,每批培训3天,全区16家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长者食堂养老服务人员3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考核结果前10名选手参加护理员竞赛。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全面加大养老设施供给,聚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奋力打造具有博山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博山区民政局

2024年6月4日

建议:1.对高端养老机构做好规划设计。建议民政部门尽早规划引导设立高端养老机构,率先迎合高净值客户养老的需求。2.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建议建立多功能的养老服务社区,配置较为专业化的设施,有效的减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矛盾,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3.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组织体系。在确保政府资金补贴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合力作用,以增强我区养老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简化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体系的手续,为民间资本的顺利参与提供条件,缩短审批时限,提供便利服务。4.养老服务队伍规模及素质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改善。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坚持有证上岗的原则,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的结构,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依托高等院校和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共同举办培训班,培训养老服务队伍,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改善养老服务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