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 /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2-06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2-06
  • 字号:
  • |
  • 打印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秉承“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绽放”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落实 “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大单元课程教育内容,构建多维、多样、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教学基本情况概述

我校为2022年秋季新建学校,占地42.16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拥有300米田径场一块、标准室外篮球操4块、排球场2块、乒乓球场地10块、一座室内体育场。现有教学年级一年级共8个教学班,332名学生,未来可容纳40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专职体育教师2名,兼职体育教师1名。基于我校体育教学硬件条件优、体育教师人数少、学生只有水平一一年级的情况,学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开展游戏化教学,从一年级体育教学活动研究开始层层递减,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真正把2022版体育课标落细、落实、落好。

二、制定学期教学活动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设计借用“逆向设计”,确定目标,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进目标的达成。”)具体实施步骤为:依据课标--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分解课标质与量要求的思维模式。

(一)新课标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水平一目标只包含基本运动能力、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教育三项课程内容,不包含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

根据水平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确定水平一体育教学课程目标。(1)运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运动技能。

(2)健康行为方面:学生能够感受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知道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安全避险等健康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活泼开朗,体验快乐。(3)体育品德方面:学生能够乐于与他人交往,适应自然环境。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坚持努力学练的意志品质。按照要求参与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尊重教师、爱护同学,能扮演不同的运动角色。

(二)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水平一体育课程内容为:(1)基本运动能力方面:非移动性技能、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2)健康教育方面: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全应急与避险。(3)跨学科主题教育方面:钢铁战士、劳动最光荣、身心共成长、“破解运动的‘密码’”、“人与自然和谐美”。

(三)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根据水平一学业质量中合格标准:

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1)能说出移动性、非移动性和操控性技能的练习方法和动作名称。(2)能参与基本运动技能练习和游戏,基本运动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达到相应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合格水平。(3)乐于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能够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积极与同伴交流交往。(4)能做到每周进行3次课外基本运动技能练习

健康教育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1)能说出体育活动对健康的益处,参与户外游戏或身体活动,知道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尽力避免。(2)能说出饮水、饮食的健康要求,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坐、立、行和读写姿势正确;知道生命孕育过程和人体主要器官;知道视力异常的症状,定期检查视力,正确配戴眼镜。(3)表现出乐于交流交往的行为,遵守纪律。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设计,需要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根据“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制定2023年上半年的学校学期教学计划包括1.队列队形比赛;2.读写姿势比赛;3.课间操展示;4.眼保健操比赛;5.自编运律操展示;6.踢毽子吉尼斯比赛;7.跳绳吉尼斯比赛;8.趣味运动会。

三、制定每月教学计划

根据大单元设计,就是要立足大情境,设计大任务,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组成了一个的“完整”学习事件。更重要的是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有很强的迁移价值,能运用到真实中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以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为主,进行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水平一课程设置每周4节体育课、每周1节体育社团课,以每月20课时设计一个单元,根据“教会、勤练、常赛”要求,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每月确定一个大主题,两项学校体育赛事,其中一项为主题式大型赛事、一项为长期赛事。学校每月教学活动计划如下:2月:2周时间学期初基本运动项目检测;(检测学生假期体育锻炼成效,评价学生学期初体育运动能力)3月:队列队形比赛;跳绳吉尼斯比赛;(队列队形比赛为全校主题式赛事、跳绳吉尼斯为长期全校赛事每周进行挑战赛。)4月:趣味运动会;眼保健操比赛;(趣味运动会为全校主题式赛事、眼保健操比赛为长期赛事每周进行班集体比赛。)5月:课间操展示;踢毽子吉尼斯比赛;(课间操展示为全校主题式赛事、踢毽子吉尼斯比赛为全校每周进行比赛。)6月:自编运律操展示;读写姿势比赛;(韵律操为全校主题式赛事、读写姿势比赛为长期赛事每周进行班集体比赛。)

四、制定周教学计划

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需要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在读懂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大单元目标、叙写评价标准、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开展大活动、思维大迁移、结果全反馈、作业分层分类设计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化、科学化特征。

确定每周体育教学活动计划:第一周(班级内素质测试练习)第二周(班级内素质测试)第三周(班级内部50个跳绳比赛)第四周(班级内100个跳绳比赛)第五周(班级内1分钟跳绳比赛)第六周(班级内小组队列队形展示)第七周(班级内眼保健操比赛;第八周(班级内跑30米跑比赛)第九周(班级内50米跑比赛)第十周(班级内趣味游戏比赛)第十一周(班级内踢毽子展示)第十二周(班级内踢毽子比赛)第十三周(班级内趣味课间操展示)第十四周(班级内趣味课间操比赛)第十五周(班级内自编运律操展示)第十六周(班级内自编运律操比赛)第十七周(班级内自编运律操比赛)第十八周(班级内读写姿势展示)第十九周(班级内素质测试练习)第二十周(班级内素质练习测试)(检测学生本学期体育锻炼成效,评价学生学期末体育运动能力发展情况)

五、制定每日体育教学活动计划

根据水平一学生与大单元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的分析,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充分利用课内外体育锻炼时间,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系统性、关联性、递进化的特点确定每日体育教学活动。如4月:趣味运动会;眼保健操比赛;学:课程内容选择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移动性运动技能(走、跑、跳等)、操控性技能(跳绳)和健康教育中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视力常用的方法,树立爱眼意识,预防眼外伤等)。)

练:课堂中集体、分组、个体练习;大课间与课外活动时间班级为单位集体练习;校外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运动练习。

赛:每周班级内比赛,每月级别和学校层面2项比赛。课堂中班集体、小组、个人游戏与比赛;大课间与课外活动时间小组和个人游戏与比赛;校外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运动练习打卡比赛。

评:以水平一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反面进行评价。课堂中老师和同学即时评价;课外活中练习与比赛中鼓励性评价;学校比赛中激励性评价;运动打卡中家长与老师积极性评价;

(1)第一次课学:学习眼睛保健健康知识、自然走的游戏

第二次课:学:学习眼睛保健1-2节、模仿动物走的游戏

第三次课学:学习眼睛保健3-4节、大步走的游戏

第四次课学:学习眼睛保健5-6节、不同脚部位走的游戏

第五次课学:学习完整的眼睛保健、快速走的游戏

(2)练:课堂中班级集体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练习;全校大课间练习;校外居家体育活动;练习内容:眼保健操、走的游戏、跳绳练习30分钟;

赛:课堂中班级和小组内眼保健操动作展示、体育游戏与比赛、1分钟跳绳比赛。

评:对学生眼保健操动作,走的身体姿态、课堂表现,双脚单摇跳绳、通过教师和小组内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

学校将以落实《新课标》为契机,立足大情境,设计大任务,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组成了一个的“完整”学习事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围绕主题将知识结构化,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学生通过完整做事,涵养了核心素养,经过持续学习与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具备应对复杂问题和挑战的能力。老师通过完整“学习事件设计”,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学校通过完整的大情境,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