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 2024年全员育人导师大家访活动方案 | ||
---|---|---|---|
索引号: | /2024-549058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2-03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2024年全员育人导师大家访活动方案
为加强家校沟通,精准掌握学生生活情况信息,特别是校家社联手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根据《博山区教体系统2024年群众满意度再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学校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大家访”活动。
一、工作目标
通过大家访行动,精准掌握每位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信息,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精准识别、动态监测、个性关爱工作机制。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一生一档”建立档案,“一生一策”予以关怀帮扶,联动各部门健全关爱体系。在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给予其更多温暖关爱,促其阳光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向上对待学习,营造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工作时间
2024年10月
三、范围形式
(一)家访人员及家访对象范围
家访人员:全员育人导师
家访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二)特殊群体学生范围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以及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以及其他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家庭特殊情况学生。主要包括: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单亲、离异或父母一方有重大变故、另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实质跟随祖父母(外祖父、其他亲友)生活的学生,父母或共同居住家庭成员有身亡、服刑、大病、残疾等变故情况学生,残疾或新发意外、大病学生,留守儿童,其他家庭特殊情况类型学生。
3.其他特殊群体学生。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排查的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厌学)学生、不良行为学生、有辍学倾向学生、失学辍学(隐性辍学)学生。
(三)家访形式
可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采取走访、电话访、微信访等形式灵活确定,原则上前期摸排掌握的有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厌学)学生、不良行为学生、有辍学倾向学生、失学辍学(隐性辍学)学生要入户走访全覆盖,一年级新生要求全员入户家访。
四、家访内容
家访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开展,并及时发现、记录特殊情况和帮助反映解决有关问题。
(一)家庭成员状况。对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信息进行走访了解,侧面掌握学生家庭是否有重大困难、重大变故等,研判对学生本人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有无影响。
(二)家庭监护情况。详细掌握学生现在家庭监护情况,特别对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外出务工、有家庭变故等特殊情形的,日常主要跟随谁生活、由谁看护,日常监护情况如何,监护人与学生关系如何,研判对学生本人生活、学习、安全及心理健康有无影响。
(三)家庭经济情况。了解家庭日常收入来源、经济条件,是否有新发家庭变故致贫、致困等特殊情况,判断属于较为困难的,比对是否纳入了学生资助范围,未纳入范围的将其情况记录并通过学校上报,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会商民政部门进行核查,及时确定是否应享受救助资助政策。
(四)家庭教育情况。通过与父母(监护人)沟通侧面了解其教养方式、陪伴时间,及对子女学习、生活、品德、行为的关注点、关注度及期望值,综合分析学生家庭教育的环境条件。针对不同家庭提出子女教育建议。
(五)学生居家情况。通过与父母(监护人)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品行表现,个人校外生活习惯、活动轨迹及交往社会人员情况,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家校合作建议。
(六)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表现,提出家校共育工作建议。重点对有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厌学)、不良行为(暴力倾向)、辍学倾向、失学辍学(隐性辍学)学生问题家长进行沟通,提出教育引导建议,寻求家校合作;沟通时,可提前联系家长,回避学生本人。
五、工作任务
(一)建立“一生一档”。针对特殊群体学生,逐人制定工作档案,填写并保留《特殊群体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进行动态跟踪。其中失学辍学学生,要及时上报全国(教育部)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二)制定“一生一策”。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分层分类,制定个性化关怀、关爱、资助、帮扶或矫治措施。并以学校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党员教师及班主任为主,明确关爱责任人,纳入全员育人导师制重点关注范围。
(三)协调解决困难。对特殊困难学生的教育关爱及矫治,如需多部门协同,学校要在落实“一生一策”的基础上,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协调落实关爱措施。对于掌握的学生遭受侵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信息,立即上报学校,由学校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跟进保护援助。
(四)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省“家访八条”及中小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要求,参照本学期大家访行动做法,加强日常家校沟通协作,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精准识别、动态监测、个性关爱工作机制。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
2024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