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索引号: /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26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07-26
  • 字号:
  • |
  • 打印

博山区人民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22年9月 — 2025年7月)

 

       一、学校总体情况分析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42.16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主要建筑包括教学楼、风雨操场、报告厅、图书馆和餐厅。建有300米跑道的运动场,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各一个。学校可容纳40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2022年秋季正式招生。人民路小学的建成,优化了城区教育资源布局,化解城区学位需求压力,更好地促进我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学校优劣势分析

1. 优势

(1)集团化办学实现高品质发展。集团内建立教师共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博山区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在校区之间做到“三化”:即课程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师协同一体化。搭建集团内资源共享平台,加强集团共研共育,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2)打造 “小幼一体化”育人环境,代表淄博市试行“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幼儿园与校区毗邻共处,便于从孩子、家长、教师各个维度实现无缝对接,更有力地促进幼小衔接、协同发展,从而形成“小幼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博山范式。

(3)智慧校园系统全市领先。智慧校园程度省内领先。所有教室全部安装智慧黑板和电子班牌,强大的云系统能大幅度提高教学、办公效率,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4优秀的教师队伍。博山区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面向全区中小学公开遴选了第一批优秀教师,为新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教师队伍中有三名市级骨干教师,十名区级骨干教师。2人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4人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百分之八十以上教师参加过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2.不足

(1)学校未建立系统的校本化的课程目标与结构;学生的课程评价方面,未形成评价体系和有效方法。

(2)学校特色还未形成,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树立和实践“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绽放”的生命教育理念,遵循“根系饴山孝水,绽放人生精彩”的办学宗旨,全面落实“日新日进  悦人悦己 ”的校训,努力建设“生命律动 昂扬向上”的校园;塑造心怀热爱,专业精深、具有使命感的幸福教师;着力培养“德如山品如水 强本领勇担当”的学生。用理想演绎生命的精彩,用本领担当人生的未来。

校风:生命花开,向美生长

教风:立人铸品,启智赋能

学风:崇德尚能,乐学健体

三、学校发展目标及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作为一所新校,今后三年要做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整体工作的发展与学生、家长、社会的期待相适应。追求学生学业有成、个性发展、快乐成长;追求家长真正的满意;追求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我校将日复一日务实求真、脚踏实地地追求卓越,争创优质化学校。

(二)具体目标

1.党建工作

坚持“党建统领业务”原则,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落实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推进学校工作优质开展。

2.基础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规划建设,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教研、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学校基础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化、网站建设多元化,争创淄博市数字校园和山东省现代化学校。力争三年内把我校建成一个布局和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配套、环境优美宜人的校园,使我校成为博山区具有一定规模,师资力量水平位居全区前列的知名学校。

3.队伍建设

未来的三年,我校必须把建设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作为长期目标。以“目标引领,条块结合,分层管理,整体推进”为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以绩效考核建设为依托,形成精细务实的学校管理。通过定期的公开述职、群众测评、行政工作考核等形式,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务实的作风。继续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有效地对全体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和名师的培养,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富有活力及创新精神的教工群体。

4.德育工作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觉悟,保持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100%,使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为规范文明生”,人人争做文明小公民;通过系列学习、培训、实践、考核评价,提高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水平,打造出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工作踏实、德才兼备的德育工作队伍。

5.教学工作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以生为本,启迪智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并在教学管理、质量检测、教学评价、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6.科研工作

健全“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科研网络,以问题促课题,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骨干教师90%有微课题,普通教师80%有校级微课题,使学校教研活动课题化,以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四、重点项目及工作措施

(一)加强校务管理 落实制度执行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明确党、教代会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党、教代会,每周一召开行政会,学习相关文件,研究布置学校工作。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成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

2.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强化学校的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突出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工作,让每位教职工都知晓学校在发展中的不同岗位要求,使之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从而在建立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逐层建立并完善各部门及学校发展的共同规划。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各项考核、奖惩及评优评先制度。真正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地实行考核、奖惩。

(二)彰显办学特色 构建科研品牌

1.工作目标:坚持“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微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园。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品牌。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3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区教科研先进单位。

2.达成标志及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结合学校从今年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可围绕幼小衔接、游戏化教学等主干课题,确立一批辅助性课题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

(2)实行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送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高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小课题研究。通过小课题研究,倡导教师发现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研究讨论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微型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使普通老师的研究工作常态化,为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积累素材,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老师们教育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

(4)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微型课题的结题现场就是一个解决各类教育教学问题方法的现场交流会。微型课题研究,不仅让大家学会动脑思考如何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助于促进教师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学校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给予指导,提供相应的评比推广平台。每学年举行微课题评比活动,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调动教师研究教学问题的积极性,以传递课改经题,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教师走上研究教育教学的幸福之路。

(三)强化队伍建设 引领教师发展

1.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优秀教师群体建设,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既懂得团结协作,又能胜任教育教学管理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遍布各学科,校级、区级、市级兼有的优秀教师梯队。

2.达成标志及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持续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通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提倡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

(2)实施追踪跟进式公开课,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追踪档案。通过对每位教师每次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提升点的追踪跟进指导,一人一案,一次一点,促进授课教师个人与自我、与实践的对话,在三年时间里,做到骨干教师促提升,青年教师促成长,一般教师促发展,老年教师促更新。市级骨干教师增加两名,青年教师能参加更高一级的教学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一般教师在校内公开课或区级比赛中有优秀表现,老年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

(3)建设名师工作室。为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根据学校师资情况,成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打造各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4)开展青蓝工程“2+1”优化教研结对活动。为新教师搭配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两位指导教师,举行师徒结对仪式,通过拜师学艺,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新教师应积极主动争取指导教师的帮助,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新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并经常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状况,及时对成绩、体会、经验与不足做好总结,积极主动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特色和风格,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四)建设书香校园 营造阅读氛围

1.工作目标:以“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绽放”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和乐”文化,营造阅读氛围,建设书香校园。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在读书中感知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创建市级书香校园。

2.达成标志及实施策略:

(1)积极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家校携手,创建让学生随时可阅读,随手能阅读的读书氛围。各班学生到学校图书室上阅读课形成制度,充分发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作用,以扩大学生的阅读总量。每个楼层、每个教室都建设读书角,供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各班定期举行线上亲子共读活动,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共读。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书香浸润童年”亲子阅读分享会,家长分享亲子共读日记和阅读心得。举办课本剧剧场,孩子和家长同台演绎经典书目,尽享阅读的快乐。

(2)全员落实全科阅读理念。学校成立“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书香校园推进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学校领导对全科阅读和书香校园建设的理念清晰,积极推进学校的全科阅读和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各学科教师都能准确地把握本学科的阅读要求,积极为学生推荐各类优秀的书籍,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通过学校公众号、校报、家长学堂等多渠道、多方式宣传,让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全科阅读和书香校园建设理念,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切实做到人人全科阅读,个个书香少年。

(3)精心构建全科阅读模式。以季节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全校师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春生(春天萌生)骨干教师荐书、阅读明星荐书、全科阅读代言人荐书,每周一荐,好书共读,快乐共享。学校每年举行读书节活动,开启孩子终生阅读之旅,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夏长(夏天滋长)学校开展阅读课展示活动,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整理阅读课校本教材,探索阅读教学新模式。学校制定教师、学生暑假阅读方案,让师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与社区开展读书活动,利用社区资源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秋收(秋天收获)学校评选年度书香班级、阅读明星、全科阅读代言人等,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营造积极阅读氛围。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举行教师阅读论坛、阅读分享会等主题活动,推进教师阅读活动的开展;冬藏(冬天储藏)学校评选书香家庭,为其颁发证书,开展“我家的阅读故事”分享会,共享优质家庭教育经验,制定教师、学生寒假阅读方案,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指导师生特色阅读。

(五)打造智慧校园 助力学校发展

1.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教学配置,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创建基于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深度学习的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融合创新的网络教研、透明高效的校园管理系统,借鉴、引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的智慧学习平台,围绕建立以推进创客空间发展的系列STEAM课程资源,围绕促进广大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备课和教学,力争三年内创建淄博市智慧校园。

2.达成标志及实施策略

(1)着力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开展各项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建设未来教室,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在继续深化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手段研究的基础上,成立“智慧教学”研究团队,探讨一对一自带设备、电子书包等项目的研究培训,明确各团队的目标任务,着重开发智慧教学资源,建立研究团队教研工作机制,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实施。

(3)以scrath教学、3D打印、网络机器人、魔盒等数字化项目推动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以参加NOC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为抓手,开阔教师眼界,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全面提升。

五、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思想保障

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酝酿、制定、执行、调整、总结等各个程序,均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利用教代会、座谈会、教师会等多种形式调动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形成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为稳步、有效实施学校三年规划提供思想保障。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三)制度保障

1.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职、责、权、利”相统一,并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依据适用、高效、删繁就简的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重构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2.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及时做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3.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根据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将各种管理力求规范化、科学化,以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后勤保障

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服务学校全局发展。有计划培养一批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后勤干部和服务人员,加强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明确岗位职责,熟知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和整体素质,使学校后勤工作能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为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及三年规划的实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2.严格学校经费管理,确保经费高效使用。以学校教学工作为重点,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年度预算,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资金的支出管理,确保每一笔的投入都能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强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该收的钱一分不少,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3.强化安全过程管理,实现安全零事故。加强学校人防、技防、物防管理,从严要求保安队伍的日常防卫常规,严把人员随意进出关,严控周边交通安全隐患,严查校内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患应急能力的培养,完善学校周界报警系统,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