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 | ||
---|---|---|---|
索引号: | /2023-534589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2-17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
为全面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开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按照应开尽开、错时错峰、安全有序的原则,慎终如始抓好 2023年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本着对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极端负责的态度,慎终如始从严从实从快抓好学校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着力保障我校春季学期安全平稳有序开学。
三、工作目标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严十分、不可松一毫”的原则,坚决做到“九个到位”,即师生状况摸排到位、教育教学安排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场所准备到位、环境消毒到位、饮食安全到位、防护物资到位、沟通协调到位,防控督查到位,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工作内容
开学准备
(一)明确师生报到条件
返校前一周,学校要全面摸排学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指导师生每日测量体温,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待康复后返校。
(二)组织要求
1.强化应急防控机制,学校建立专人专班负责的疫情防控机制,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任总总指挥,亲自指挥,亲自调度,亲自落实。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24小时双值班制度,启动“一日两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学校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责任人:张学强 孟庆锋 任艳霞
2.认真开展师生开学前7天健康状况摸排
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含保洁、保安、校车司机、照管员、餐饮服务等后勤工作人员)开学前7 天师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指导师生每日测量体温,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待康复后返校。
责任人:任艳霞 孟庆锋 各班班主任
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
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并在开学前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各项方案和预案专题的培训。
责任人:张学强 孟庆锋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
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新形
势新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
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
责任人: 张学强 孟庆锋
(三)保障要求
1.强化学校防疫物资保障
要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数量,精准测算可使用1个学期的日常防控物资和应急处置物资需求,拟定分期、分批储备计划和采购方案,做到压茬储备、按需保供、科学使用。同时,指定专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存储管理和消毒剂配比分发,健全出入库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安全可追溯。要设置并维护好教学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临时留观点,确保管用、有效。
责任人:张学强 丁昌友 孟庆锋
2.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进度
随时摸排年满6—18周岁学生,做好未接种学生的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等工作,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则,由家长陪同及时接种。确保无禁忌症的学生接种率100%
责任人:宋宁宁 李孟林 各班班主任
3.健全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强化模拟演练
开学前联合公安、疾控机构和定点医院至少开展1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形成第一时间有效处置机制。开学后每一个月要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责任人:张学强 孟庆锋 各楼层负责人
4.做好班级疫情防控物资筹备工作。提醒所有班主任、学生及家长做好个人疫情防控必需物品采购: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一次性医用口罩、体温计、手持式红外体温监测仪、消毒液等。全面检修校园公共场所水龙头,保障正常使用,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
责任人:丁昌友 各班班主任
5.开学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校园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对教学楼、 办公楼、图书室、功能用房、卫生间等学习、生活、办公场所进行全面卫生清洁和消毒(84消毒液配比,500mg/L按1:99含氯消毒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家长应对学生开学后随身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整洁。教师应对所用教学用品、办公设备进行清洗消毒(84消毒液配比,500mg/L按1:99含氯消毒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保持清洁。开学后要每天对教室、办公室、学生活动场所等进行消毒通风工作(84消毒液配比,500mg/L按1:99含氯消毒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教室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功能教室由各功能教室负责教师负责,校园及卫生间由保洁和总务人员负责,留观点、门卫室由相关人员负责。
责任人:刘山连 保安 各班班主任 各功能教室负责人
6.加强校园巡查,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一次全方位安全大检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开学后保卫科及每天值班领导要加强校园安全巡视,按时进行校长疫情和安全走流程。
责任人:张学强 孟庆锋
开学后管理
1. 精准建立健康台账。学校建立师生新冠病毒感染者台账、重症危重症感染者台账、基础疾病师生台账(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加强动态监测和信息报送,每周通过“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更新数据,重点排查有基础疾病、残疾、精神疾病等人群和老年教职员工,建立兜底帮扶机制。
2.稳妥处置校园疫情。学校发生疫情后,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领导小组(指挥部),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疫情流行严重时,控制大型活动及聚集性活动。
3.加强医疗救治服务。学校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协同,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学校加强卫生室(保健室) 建设,设置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学生提供临时留观,做好转诊救治或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
4.做好常态化健康监测。学校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等制度学校要坚持每日晨午检制度。要结合实际开展在校学生每日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动态分析学生感染变化趋势,着力提高疾病监测预警能力。
5.加强校内物资储备。学校加强校地协同,协调建立稳定保供渠道,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储备退烧、止泻等对症治疗药物,确保两周以上用量。做好抗原检测试剂、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消毒用品、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
6.改进校园公共卫生。加强学校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坚持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加强流感、肺结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其他常见传染病防控。动员符合条件的师生,及早完成疫苗第二剂次加强接种。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消毒和通风制度。加强对保安、保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广泛开展冬春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7.全面开展能力培训。学校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分级培训,做到政策培训和技术培训同步推进,确保应训尽训、全员覆盖。加强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用药指导和医疗救治专业培训,提高对不同症状的识别准确度和及时治疗、转诊能力。
8.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学校不得开学后立即组织考试,应安排1—2周进行教学过渡和心理调适。发生校内疫情时,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细化完善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和保障,抓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9.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返校后第一周安排开学教育,集中开展思政大讲堂,深入阐释防疫政策,有效宣传抗疫成果,唱响主旋律,树立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从营养膳食、规律作息、个人防护等方面,引导师生员工树立“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10.逐步恢复和提升学生体能。学校是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开学初期要全面了解评估学生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状态,做好康复期学生健康指导,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体能恢复情况,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保证学校安全有序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能测试。学校开学后可通过布置必要的家庭体育作业,帮助学生恢复和提高体能。
11.做好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开学前学校要开展生活用水专项检测,特别是加强自备井和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做到不检测不使用,排空长时间未使用的陈水,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12.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作用,加强家校协同配合,通过开展全面筛查、动态摸排等方式,及时了解、实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疏导和化解恐阳、沉迷网络以及学习、生活、社交、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辅导员、班主任要走进班级、宿舍,多与同学 交流谈心,把解决心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学生、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群体的关心关爱。针对心理重点人群建立台账,实施精准管理,开展对症防治,健全干预防控机制,强化物防技防保障,最大程度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13.严守校园安全底线。各学校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通过防火、防伤害、防拥挤、防踩踏等应急疏散演练和安全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健全“接诉即办”机制,畅通学生诉求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压紧压实责任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李 莉
副组长:张学强 宋宁宁
职责:抓紧抓实学校春季开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的坚强屏障,确保师生安全健康。严禁工作麻痹大意、敷衍塞责,严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加强家校联防联动
学校通过发放一封信、倡议书,召开网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切实履行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责任,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众号、网络等全面宣传有关政策措施,重点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和采取措施的正面解读,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做好舆情引导管控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