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市博山中学作业管理制度
索引号: /2024-545986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市博山中学作业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4-06-28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博山中学作业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鲁教基发〔201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如下作业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改革作业的管理模式,加强作业管理的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教材驾驭能力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作业的设计、布置、评改、效果反馈和质量跟踪机制,发挥好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作用,发挥“互联网+”对作业改革的推进作用,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作业改革的高度融合,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规范作业布置,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作业目的、作业难度、作业题类型、初步确定作业框架;各备课组根据分工负责初步设计,要注重作业品质、作业难度、作业用时等方面。

三、具体措施

(一)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总量

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1.5小时。节假日、双休日作业总量也要适量,原则上,当天没有课的学科不布置书面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作业尽可能当堂消化,音乐、美术、劳技、信息、体育等课程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单科作业量每天不超过20分钟,物理、化学不超过15分钟。一般必做题不超过两个解答题,三个简答题,要必做题预选做题相结合,分层次布置,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在规定作业量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建立作业审核发布与选用制度

作业初步设计完成后,骨干团队要从作业品质、作业难度、作业用时等方面平衡、检查作业是否符合设计意图,是否实现作业目标,避免低效、无效作业;对审核合格的作业,定期按教学进度和单元章节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发送给教师;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选取作业,对基本作业、弹性作业、实践作业等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要求、数量控制、预设完成时间、预设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注意事项等进行认真规划;课前作业选取注重基础性,课中作业选取注重即时性,课后作业注重拓展性。对选取的作业要进行试做,以把握作业的难度与完成时间,及时调整,使作业布置科学合理。

(三)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监控和预警

实行作业公示制度。教师选定作业后,要通过学校网站、信息化家校沟通平台等对学生家长进行作业公示,教师不得给学生布置未经公示的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90分钟。学生在22:00以后尚未完成作业,可由家长告知班主任,不再书写任何作业。禁止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作业。

(四)建立及时有效的作业评价反馈机制

教师每次作业要做到全批权改,使用亲情批语,不得要求家长或学生代为批改。教师要利用各种信息化平台,将作业批改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上完成作业形成的大数据,强化教学质量的全面跟踪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建立网上错题集等作业教学研究电子档案,进行积累、分析和归类处理,并进行系统化编制,整理归档,指导教学。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优化作业设计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作业改革的信息化环境创设,发挥“互联网+”对教育尤其是对作业改革的推进作用, 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作业改革的高度融合,实现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学生、家长和作业监控管理部门发送作业,实现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选择调整作业,实现学生可以随时方便地利用各种信息终端提交完成作业,实现教师在线批改作业,实现利用学生在线完成作业的大数据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统计、反馈,实现基于在线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对学生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地矫正与补偿。

 

淄博市博山中学

2024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