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交通运输局2024年重点工作情况 | ||
---|---|---|---|
索引号: | 11370304004215375P/2024-549801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2-31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交通运输局 |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博山区交通运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三大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大会和八个大会”和重点攻坚突破年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民生工作为根本,聚焦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市对区考核、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安全管理 、交通执法等方面稳步推进并实现突破。
(一)圆满完成市对区高质量考核任务。一是我局承担的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初见实效,今年以来,共巡查196次,发现问题18处,省市交办的12处任务全部整改完成,市对区高质量考核未扣分。二是我局承担的农民工工资指标以市局收集各平台农民工工资领域投诉线索为依据,我区目前暂无省市平台农民工资投诉情况,得满分。
(二)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顺利完成石门片区齐长城风景廊道项目。项目全长约31公里,总投资约3000万元,红叶柿岩至东流泉段2公里正在进行土地手续办理。二是加快推进山石路项目建设。上焦村信访问题已基本解决,地上附属物清点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推进土地组卷、用地预审、文物勘探等手续办理工作,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三是临临高速连接线稳步推进,剩余重点钉子户2户正在加快协调中,目前项目正常施工中。四是顺利完成“四好农村路” 16公里新改建、59公里路面改善任务建设。
(三)民生工作实现突破。一是持续开展农村公路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建管并重、养运并举,今年以来,精准识别并整改了147个道路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了100%。二是提升城乡客运服务质量。通过社会资本运营方式,完成72处农村公交站亭建设。完成八陡东顶村枢纽式公交站建设,促进城区和南部四镇公交有机衔接。实现281路博山客运站至牛角公交线路延伸运营,与莱芜区公交无缝接驳。三是加快农村寄递体系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建制村按标准建设村级邮政快递服务站,实现全区村级快递站点全覆盖。
(四)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一是动员部署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二是强化安全督导检查,加强和规范“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管理,督促指导运输企业落实车辆日常维保和检验检测制度。今年共督导检查企业73家,发现一般隐患问题127条,全部完成整改。三是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推动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今年多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等培训,累计受教育516人次。
(五)扎实开展交通执法工作。一是综合施治推动超限超载治理。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严厉打击重型货车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非现场执法系统的监管应用,提高非现案件处罚率。今年以来,共检查车辆5069辆,查处违法违章车辆234辆,其中扬撒车辆46辆,未经许可、无营车辆7辆,其它违章车辆181辆,联合整治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92辆,监督卸货25846吨。二是开展“普法走在执法前”活动。成立说理小队开展“送法上门”辅导活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普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对客运及出租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黑班车、黑出租、黑网约车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车辆494辆,查处违法违章车辆13辆,其中黑出租、黑网约车2辆,普通违法违章11辆。
二、取得成效
(一)建设石门片区齐长城风景廊道项目。通过自筹资金3000万元,顺利完成了齐长城风景廊道31公里建设,该项目途经28个村,惠及人口1万余人,带动了片区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建成以来旅游收入达15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该项目也成为了我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市人大也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目前已获得全省首批旅游公路十大精品工程荣誉,明年力争全国旅游公路精品工程。
(二)建设八陡镇东顶村枢纽式公交站。通过区镇村联合共建,投资150万元,在东顶村建设综合性枢纽式公交站,于9月30日正式建成投用,解决了多年来11路公交车无终点站的问题,方便了南部四镇公交车辆充电续航,替代了我区公交南枢纽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三)快递工作获得省市肯定。党建引领行业发展、凝聚服务快递员群体工作初见成效,省市对我区快递进村和行业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6月,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党建暨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我区举办,实地观摩了我区4处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点。7月,省邮政管理局到我区杨家村快递驿站现场观摩。9月,我区在全省行业党建推动快递进村暨双预防体系建设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获得表彰认可。
三、2024年的遗憾和不足
一是受经济环境影响,各镇村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性不高,镇村对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有所减弱,维护不及时。二是公交运营压力较大。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型交通方式的涌现,导致公交乘客数量减少,且符合免费乘车政策人数总运量占比重达到74%,公交企业常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部分线路只能压缩运力勉强维持运行。
四、2025年工作谋划打算
(一)聚焦规划引领,助力全区重点工作推进。推动《博山区干线公路网发展规划(2023-2030年)》尽快实施,打造以张博铁路、规划滨临高铁和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和主要农村公路密布交织的干线路网,逐步形成“两轨、两环、九纵、五横、十一连”的综合交通路网新格局。继续围绕全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加快完成我区旅游发展路、产业园区路、城乡断头路、四好农村路等规划调整研究。扎实开展“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工作,做好项目储备,谋划推动一批新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规划。
(二)聚焦政策争取,推动全区国省道大提升大改造。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3条省道,70公里进行整修,总投资约1.29亿元,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已列入市项目库,包括S231张台线淄川界至王家庄段,S231张台线王家庄至松仙岭隧道沂源界,S317临历线璞丘陵隧道至西池段,S317临历线岱庄庄里段,S232张鲁线王家庄至上瓦泉沂源界,S317姚家峪至莱芜段。目前S231张台线淄川区泉头至南庄立交路段正在进行施工,剩余项目分两批,从明年3月份开始陆续展开,通过明后年项目实施,实现我区内国省道全部整修。
(三)聚焦项目创新,实现区级交通项目重大突破。集中开展重点县乡道路面整治。对42公里县乡道,积极策划包装,争取上级政策及中长期贷款,实施提升整修。依托发改对上争取以工代赈政策约600万资金,计划对口南路等路段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策划将磁岜路、海博路、东过境等路段依托八陡、白塔、域城工业园区,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申请农发行等中长期国债、地方债实施道路提升。紧盯临临高速连接线、山石路项目。临临高速连接线今年完成西线建设,明年上半年完成全线建设。山石路信访问题已化解,正在推进土地组卷、用地预审、文物勘探等手续办理工作,确保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建设现代化智慧物流园。由天天通达为主体建立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包含快递供配中心、工业品转运中心、综合仓储中心三个功能区及配套设施,目前选址已基本确定,督促明年启动实施。
(四)聚焦乡村振兴,着力办好“人民满意交通”。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0公里,实施路面改善工程59.6公里,包括红叶柿岩至东流泉路约2.0公里,临临高速三改线约2.0公里,剩余项目鼓励支持各镇、街道结合美丽乡村、河道治理、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予以解决。2024年部、省未下达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文件,目前已做好相关准备,并积极对上争取,明年在上级出台文件后争创。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完善动态监测和应对防范机制,依托八陡东顶公交枢纽,优化完善运营线路31条,提升城乡客运服务。在快递进村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天天通达和邮政已建立的农村寄递网络优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村级寄递服务站建设,解决农村群众快递收投配送难题。
(五)聚焦运输服务,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打造“助企公交”。以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和客运枢纽为中心,围绕周边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推广定制公交精准服务,方便群众出行,同时增加公交公司收入,保障公交正常运转。支持道路运输企业发展。在企业升规、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引导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有潜力的道路运输企业升规纳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