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的建议的答复
博山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3084
建议人: 李亮
主办单位: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4-06-07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博山区工信局负责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建设工作和市级公共实训基地评价认定工作,支持实施一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企校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

公共实训项目围绕“十强”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聚焦十一条标志性产业链,服务于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项目以场景式、生产性、数字化为主要实训方式,实训项目要与产业需求对接、实训内容要与岗位标准对接、实训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抓好"四个领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基地。把握世界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注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前瞻性,在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石墨烯、3D打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高科技方面,建设一批前沿领域公共实训基地,超前布局、创新引领。

    2.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领域公共实训基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重点发展行业,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档数控机床、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统筹谋划、优化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建设一批紧缺领域公共实训基地。

    3.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基地。围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特色纺织、轻工、陶瓷琉璃等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进行赋能和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基地,调整优化岗位技能标准、实训模式和实训手段。

    4.建设一批产业基础领域公共实训基地。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建设一批工业强基领域公共实训基地。

    2023年淄博工贸学校申报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淄博工贸学校由原博山第一职业中专、博山区技工学校合并而成,2019年改名为淄博工贸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42人获得高级教师职称,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人,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幼儿保育等6个专业群。淄博工贸学校依托学校开设专业和合作企业,为公共实训基地提供机电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幼儿保育等专业专业方向的实训设备支持,可提供涵盖以上专业的行业道德、基本技能、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师资支持。训基地占地面积26.67亩,建筑面积14200㎡,建筑功能全部为实训,包含文科实训、理科实训、现代服务业实训和专业实训展示厅等功能建筑,各专业实训车间、理实一体化教室60余间。年可实训人数2000人以上。

    当前,博山区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大量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本地区发展的迫切需求。淄博工贸学校目前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贴合博山独立工矿区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符合就业所需。通过打造高端的专业综合性实训基地,可大力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每年可带动矿区8000人左右就业,基本能够满足博山区产业发展需要,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地区和专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67

建议:1.由区工信部门牵头,会同人社、教育及有关行业部门,建立全区统一的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梳理汇总并及时发布各地产教融合项目规划及保障措施,引导企业抢抓产教融合机遇,招聘所需人才和学生。2.加强与本地、外地职业院校联系,部门、企业、学校和学生多向选择,在调研基础上,定向发放需求信息、到院校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在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让我们的企业进行参与,让学校培养企业需求人才,达到供需长期发展。3.适当降低企业参与成本,在企业设立试点,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部门为企业、学校做好服务工作,根据平台需求,给企业招好学生和所需人才,学校引导、宣传企业情况,让学生根据专业到有需求的企业实习、求职等,实现双向合作与交流,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