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博山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201号
建议人: 甄如国、魏健
主办单位: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1-05-2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201号建议的答复

 

甄如国、魏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企业家发展信心和积极性

一是建立区级领导担任重点企业服务联络员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和法检两长30名区级领导联系挂包全区235重点企业,目前均已走访到位并建立联系。二是组织企业部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由全区纳税前200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与企业相关的、具有执法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共计50个区直部门和单位开展满意度评价,根据企业评议情况对各参评部门进行排名,并由媒体向社会发布结果。三是建立企业免检免扰制度。区司法局将年度全区免检免扰企业名单告知各行政执法部门,并在区政府网站公布,在区级“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时(除涉及环保、安全、投诉举报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检查之外),对于公布的免检免扰企业实施免检。四是鼓励企业家参政议政,提升政治荣誉感2020年,51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王刚、孙建博赴北京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博山泵业机电广场朱玉玲工作室、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李安邦工作室被命名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室,金晶集团、东佳集团、佶缔纳士等8家企业负责人入选全市优秀企业家。五是开通优秀企业家绿色服务通道。积极落实淄博市优秀企业家享受市级绿色通道方案,我区市级绿色通道“优秀企业家服务保障卡”已全部发放到位,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分工保障企业家享受服务待遇。

二、聚力培育优势产业

一是不断优化完善产业规划,培育壮大现有企业。招引“延链、强链、补链”的好项目,重点发展机电泵、汽车部件、健康医药、新材料、陶瓷琉璃等特色优势产业,聚力打造完整的全产业链条。二是坚持创新绿色,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本土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抓好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持续推进机器换人步伐,建设智能工厂和智慧车间,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三是贯彻落实市“四强”产业攀登计划。集中精力抓好高端汽车零部件、高性能耐火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智能生物识别、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四是打造产业发展高地。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高质量建设全国机电泵类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陶瓷琉璃日用玻璃出口基地和世界先进的新型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实现新经济发展新突破

一是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途径,推动存量产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打造2家智慧工厂、10个智能车间,培育6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着力打造开发区绿色数字产业园。二是布局新赛道。在智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绿色能源、智慧物流等赛道领域,谋划氢能、无人驾驶、智慧绿色冷链物流等方面的新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三是培育新物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力争新增新物种企业9家以上。四是夯实新基建。支持5G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上争取资源倾斜加快我区重点区域5G基站建设,新建基站220个以上,力争主城区、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全覆盖,为新经济发展做好基础支撑。

四、推动双招双引提质增效

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全面发起双招双引“六大”新攻势,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发挥好优秀本地企业家招商大使作用,深化与北汽、九州通、鲁商集团、齐鲁交通、山东钢铁等企业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招引项目,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大力推进平台招商,聘请专业招商服务团队,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先进发达地区搭建招商平台,广泛收集招商线索信息,精准开展招引活动。全力抓好基金、资本招商,加强与盈科资本、洪泰基金等各类基金、资本深度合作,用基金、资本招引项目。

五、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持续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从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资本运作,3月份组织企业赴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培训,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资本运作等途径加快发展,力争年内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区工信局,联系人:牛兵,联系电话:13176583107)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建议:1.要推动我区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推动全社会思想大解放。要在全社会积极塑造一种开放包容的发展氛围,不仅仅是政府层面,而且包含企业家群体、社会公众,要宏扬正能量,树立发展典型,提升广大企业家发展自信心和积极性。2.必须大力推动制度创新,由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供应链发展模式,可以增强在产业生态塑造、招商引资导向、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工作的导向性,加快束缚发展问题的解决。3.必须全局一般棋,加强各政府部门间工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必须完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增强规划可执行性。4.必须结合我区产业现状,尊重历史,扎根现实,放眼发展。不能搞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就要求在稳定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加强产业上下游、前后端的联系,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同时做好产业间融合文章,推动新经济业态产生发展。5.坚定发展强大工业不动摇,合理设定三次产业比例。工业是我区经济社会复兴发展的中流砥柱,拥有坚实发展基础,要全心全意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快速做大增量,以壮大我区财力。同时结合我区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博山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创等服务业,引导发展在我区有优势的特色果业种植,藏富于民,增强农村群众购买力,繁荣地方经济。6.要重视新旧动能转换技术层面工作,综合提升我区产业竞争力。如要关注新产品的叠代发展,产品新材料的应用,基于环保、安全工作要求的现代生产工艺流程的改造、能源替代,产业融合发展等等。7.要克服财力不足难题,继续改善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状,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如要策划提升我区交通、能源、供热、自来水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发展承载力,为广大企业做大做强免去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