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产业攀登的建议
博山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002号
建议人: 郑良前
主办单位: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1-05-2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002号政协提案的答复

 

郑良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发展,赋能产业攀登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们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您的提案,我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推动全区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在全区传统企业中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紧紧围绕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这两个方面,不断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不断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打造链式集群式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品质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多元化、数字化的供应链,支持企业推进数字化营销渠道改造拓市场,全面促进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组织策划实施60余项重点技改项目,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装备智能化率。

是深入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通过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燕山英才等人才工程,开展名校人才特招、大学生招引等人才招引行动,不断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及时高效兑现各项政策待遇,打造区域政策优势,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公寓”等人才居住保障政策作用,为高层次人才开通工作、生活上“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全方位关心人才,全力打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落实好《淄博市高水平技术改造市级财政支持政策》、“五个优化”相关扶持政策以及设备购置补助等技改扶持政策,激发企业投资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发放“技改专项贷”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设立数字化改造专项基金,解决企业智能化改造的难题。通过三年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五是加强人才引进、人才与企业合作以“一人双岗计划”、科技项目立项“揭榜制”、校城融合项目建设以及专业研究院建设为主要抓手,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科企联姻”双向对接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双方无缝对接、深入交流、务实协作,充分发挥市内外高校院所的学科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推动校城融合向更纵深、更特色、更有针对性方向发展,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重点实施一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够实现高效产业化的校城融合项目,重点建设好“博山制造研究院”“江苏大学博山泵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面向前沿技术、集合高端人才的高层次合作平台。

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促进工业转型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部署,制定我区互联网应用实施方案,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我区产业融合发展持续调研企业需求,积极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专家深入企业指导对接,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和集成应用,鼓励企业通过改造提升充分释放自身潜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效能转化率,展现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制造效果。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区工信 刘慧明    联系电话:4151753

抄送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建议: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加快创新、创业、创优,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强化创新自主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科学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3.实施“科企联姻”,大力引进人才。摸清企业各类人才需求,到大专院校和科研所招引人才,大力引进和加快培育创新性企业人才,实施“科企联姻”,使科技成果最大程度、最快时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弘扬齐文化,为产业升级提供深厚的文化营养。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尚功利、求革新,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这些对产业升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齐文化在经济上的意义在于其注重实效意识,具有创新精神,蕴含产业融合思想。这些深藏于当地人基因中的文化应当加以引导,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博山处于齐鲁文化的交汇处,既具备齐文化的开放创新,又具备鲁文化的内敛诚信,应将齐文化的创新和鲁文化的精髓互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攀登。5.主动接受济南和京津等辐射,积极吸纳山东半岛的产业扩散。淄博市位于济南和山东半岛之间,但经济上弱于这两个地区,因此在产业升级方面要借鉴这两个地区的力量。不仅如此,还要借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的力量,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人才等方面,都应积极主动地吸纳这些城市的高能要素。博山区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更应该接受辐射,像旅游一样,形成“东潍坊、西济南、南泰安、北滨州”的辐射圈。6.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品牌工程。与周边城市相比,博山区缺乏龙头企业,在制造业方面的知名品牌也较少。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创新型企业,下大力气培养一批知名品牌,可以提出博山区 “十大品牌工程”。7.加强土地、资金和人才储备。加强土地储备,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消除土地和人才储备不足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各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受贷款门槛和融资难度,弥补资金缺口,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区企业的上新创新步伐,产生应有的效益。8.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帮助企业搭建互联网平台,为未来工业产品升级和销售打下坚实的基础。9.加大投入,大力推行机器换人,以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