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白塔镇
标题: 白塔镇地名故事连载|大海眼的由来与钢叉楼
索引号: 11370304004218090Y/2024-542383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1-11 发布机构: 博山区白塔镇

白塔镇地名故事连载|大海眼的由来与钢叉楼

发布日期:2024-01-11
  • 字号:
  • |
  • 打印

       大海眼村位于白塔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 1.8千米。东邻国家,南连小海眼,西接西阿,北依淄川区昆仑镇。村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8米。村北地势略高,最高处北斗山海拔168米。村中有东西向的中心大街,南北向的沿河街、新村街、环村路为主要街道。张博铁路、张博路经此。早年有人在此开店,店旁有一旺泉,相传大禹治水时留下一个海眼,故名“海眼店”。后逐渐形成大村,遂改名为“海眼庄”。为有别于邻村“小海眼”,定村名为“大海眼”。明初已有此村。《孙氏家谱》载 :“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代至正年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三世隆祖居大海眼。”清康熙《颜神镇志》载村名为“海沿”;清乾隆《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海眼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洪济桥兼初修石路碑记》载村名为“大海眼”。“海眼”的由来,在当地还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 

       早在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儿的海水就是从现在这口井里冒出来的。当时因“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民无所安”,老百姓为避水患,“山居者多”。相传在这村东面的大堆山上,有挂船环子镶嵌在石崖里。据说,大禹治理完南方水患后,就带领队伍赶到这里,驻扎在这村西南十五里的一座山上。他们查地形、访百姓,寻水患之源,掘山导水,不出月余,水患渐渐消失,老百姓逐渐从山上搬了下来。但是,水患并没有根除。就在大禹领兵踏上归途时,这口井——水患的源头,又喷涌出海水来。大禹立即率领他的部下又返回这里,命令铁匠们连夜铸造了一口很重很重的锅,把它盖在源头上,水患这才止住了。从此,这里便呈现物阜民康,一派乐业景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治理水患的英雄,就把他们治水时所驻扎过的山,命名为禹王山;把这个村改名为大海眼。至于井口上的那口大锅,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却在井的周围,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大海眼村中心还有一座古建筑,名为钢叉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580余年。钢叉楼雄伟壮观,建筑风格独特,无梁、无檀、无柱。门、窗、房顶全为拱形,砖石结构。古楼高 17.6 米,东西长12.6米,南北宽8米,墙壁厚1.5 米,共四层,每层三间,只在中层建一铁门出进,总建筑面积363.2平方米。据传说,如有坏人进村作祸,百姓可进楼避躲,关上铁门,坏人难以发现。到达四层顶楼后,大海眼村的全貌一览无余,该建筑当时主要用于防御和瞭望。古楼饱经风霜,1938 年遭日本侵略者二次炮击,炸坏西南角顶部的部分砖瓦,为了保护历史文物,2004 年在村委的支持下,孙兆钢建筑队出资 8.6 万元修复。

       近年来,大海眼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团结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指标,团结和带领全村村民齐心协力、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全村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推进规划中博城二期工程建设、保障老旧电路改造工程安全施工、完成村内老旧道路改造,在全村村民和党员同志的积极配合下,大海眼村坚持以民生建设为中心,营造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村民生活更加舒适,村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