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博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博山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文机关
博山区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博政办字〔2023〕4号
索引号
113703040042180156/2023-5335670
成文日期
2023-01-30
发文日期
2023-01-30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
有效性
有效
博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博山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博政办字〔2023〕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博山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博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博山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产业链强链补链、细分领域冠军培育为抓手,围绕我区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实现传统产业全面振兴、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博山重点产业实现凤凰涅槃。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机电泵、汽车智造、健康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初步建成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培育一批成长性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铸造行业提质增效得到规范有序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高端引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新市场新需求引导传统优势产业绿色高端发展
1. 机电泵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高效电机、高端泵、精密减速器等重点领域,以高效节能、专业智能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精控微电机、高速电机、高端真空泵、精密减速器等高效动力传动设备,推动机电泵类产品向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核工业、精细化工等领域转型发展。
实施路径:
——向内改造搞提升:加速企业技改和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从传统的人工密集型、定型产品传统加工制造方式向技术密集型、柔性化智能制造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联盟内部联合抱团发展;
——向外突破找市场:发动行业协会、企业商会、产业联盟组织企业深入市场调研找准产品在供应链体系的位置,积极开拓与采购方、用户方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军工航空、海工、智慧物联产品领域加大力度找资源、找合作、找准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产能转移,抓住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向上联合求创新:积极推进与高校院所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开发适合新兴市场需要的高端产品;紧抓创新驱动的引擎,形成智能电机、特种泵、新型减速机领域的新优势。
2. 汽车智造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行驶及制动系统零部件、专用车上装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领域,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汽车驱动系统、轻量化车身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控等高端零部件,加快培育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和功能模块,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供应链。
实施路径:
——加快推进与创新平台合作,积极融入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体系,紧盯具备可产业化转化的成果,聚力成果引进落地;
——尽快通过园区化、基地化模式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优势,培育策划可集中配套采购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体系;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专业论坛、参与行业展会等方式加大与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互动,提升博山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的行业影响力。
3. 健康医药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高端制剂、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领域,以创新、特色、高附加值为方向。大力发展化学制剂、生物制剂、高端诊疗及消杀设备、高值耗材、智能健身器材、中医药康养,支持医药流通集群拓链发展,积极打造省内一流的现代制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健身器材研发制造基地及以医养健康、医药流通为特色的健康医药服务集聚区。
实施路径:
——利用好在地企业的资源优势、抓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调整的机遇,支持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增加品类、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对接区域市场资源,引导一批特色智能医疗诊疗设备、消毒灭菌设备、适老设施器械等专精特新项目的产业化落地;
——积极寻求扩大与九州通集团的合作领域和规模,寻求与国药集团等药企上市公司的合作切入方式,发挥博山玻璃制品产业优势、医药流通物流园优势,大力推进医药专用剂瓶、包材、特殊容器、医药辅材等产业发展;
——激发博山传统药材种植优势、医药加工基础优势、中医药文化康养优势形成联动“强势”,打造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域示范样板;实施从药材种植、药材加工、中药萃取、制剂、药食同源全产业链战略布局。
4. 新型材料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领域,以绿色、复合、高性能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端耐火材料、高性能玻璃、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前沿基础材料,推动新型材料行业由基础通用型材料为主向高端专用型材料为主转变。
实施路径:
——加速推进新材料企业上市辅导培育工作,通过资本推动龙头,引领实现实体经济跨越发展,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
——在企业基本完成技改基础上加速推进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建设,创建行业“数字化灯塔工厂”示范项目,推动低碳绿色制造标杆引领;
——加速推进无机非新材料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高温耐材、硅基材料向高端粉体材料、涂层材料等高附加值材料延伸。
(二)聚焦新经济应用场景推动新兴产业快速特色发展
5. 数字经济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语音语义、大数据分析及网络直播等数字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重点围绕数字节碳和产业数据分析优化,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加快数字产业化步伐。
实施路径:
——尽快抓取博山优势的产业数字化软硬件资源,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网红直播平台项目落地,加速传感器、控制器、智能微电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数字制造产业项目实现大突破;
——通过开放市场资源吸引项目招引,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能源、大数据中心等政务民生项目变成资源合作项目;发挥博山全域旅游资源,策划实施“数字全景山城游”等项目,吸引元宇宙、数字文旅项目落地;
——深入挖掘红色文旅、焦裕禄故居、原山林场、颜神古镇等博山优质IP资源,吸引数字文创、数字展馆等项目落地;
——推动农业数字化应用,发挥数字化对农旅的品牌传播、电商营销、产品定位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
6. 新能源行业
发展方向:
聚焦氢能源、光伏、储能等领域,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多源互补为发展方向,构建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及核心材料、PEM电解槽、液氢泵等核心产品,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大力发展光伏玻璃、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组件;大力推动抽蓄、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及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形成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产业联动齐驱并进。
实施路径:
——加快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增加氢能等应用场景,大力支持氢能终端产品商业化推广应用;推进新能源冷链物流与仓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
——依托TCO光伏导电膜玻璃,招引国内头部高效光伏电池企业,补齐新型光伏电池板产业链,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
——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空气压缩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大型泵企、新型建材、新能源电力输变电项目深化合作;
——拓展磷酸铁锂等回收及技术研发路径,加快多源荷储一体化项目市场引育壮大,招引电池模组和储能电池包组装生产线项目落地,加速对接一带一路新能源市场需求。
(三)聚焦绿色高端规范“两高”行业有序发展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两高”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鲁发改工业〔2022〕255号)要求,严控新增除铸造行业外的平板玻璃、煤电、焦化、炼化等15个类型“两高”项目,铸造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清单化管理。
发展方向:
聚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铸造件领域,积极推动压铸、精铸、壳芯铸模等先进铸造工艺,大力发展铝基、镁基有色合金铸件、高性能蠕墨铸铁件、高精度压铸件及耐腐、耐磨新材料铸件等高端铸件产品,重点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关键有色金属铸件自主化制造实现突破,全面提升博山区铸造行业水平。
实施路径:
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加强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消失模、覆膜砂等工艺技术水平;加大对高端铸造模具、先进涂料的研究应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产品向高端化发展。支持企业进行能效升级,大力发展绿色铸造,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应用力度,提升铸造行业低碳化、循环化发展水平。推进绿色铸造方式贯穿铸造全产业链,实现铸造行业能源低碳化、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和生产洁净化。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博山区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十四条措施》,从专项激励、要素保障等方面更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出台《博山区支持“产业振兴、群众满意”强化审批赋能“20+5”条措施》《博山区部门及镇(街道)服务企业评价意见》,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高度重视企业家作用,切实解决企业家上项目、谋发展中用到的难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发展。
(二)抓好产业协同发展。分行业分领域成立产业联盟,推选行业带头人为联盟会长,每个产业联盟选派一名区领导、指定一个部门挂包服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促进行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进一步推进产业链整合抱团,实现链内融合、链间配合,优先在区内实现配套,避免同质低价竞争,让产业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三)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规范,不断健全品牌培育机制,全面夯实质量基础;围绕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新兴品牌,复兴一批“老字号”,在国内外形成一批叫得响的“博山品牌”。
(四)促进技术改造升级。综合运用技改贷、科技研发贷等手段,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设备、工艺改造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全方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五)留足产业发展空间。聚焦重点产业,倡导招商育商,建立产业项目库,形成“培育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持续发力9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园区的结构布局、基础配套,增强园区的承载和集聚能力,使特色园区成为我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产业升级的主载体。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