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自助服务设施便民作用建议提案的答复
博山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131018号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博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自助服务设施便民作用

建议提案的答复

 

周庆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自助服务设施便民作用的建议的提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政务服务建设及自助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的问题很全面并富有针对性,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情况,将认真落实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自助服务开展情况

1.为方便企业群众简易高频事项自助办理,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厅,合理配备不动产服务、税务服务、商事登记服务等自助终端设备,方便企业群众自助办理40余项业务。建立自助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与设备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提升智慧服务便利度。

2.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在10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一配备商事登记自助服务终端,协助镇级承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区级业务。通过定期开展人员业务培训,促进自助设备的帮办代办等指导服务,提高自助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以来办理业务1900余件,缩减人工办理耗时。

3.为深化政务服务“多点可办”“就近办”服务,积极协调农村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等11个政银合作网点配备人社、税务、商事登记等自助设备14台,统一培训银行大堂经理担任自助服务帮办代办人员,顺利承接企业开办、人社、税务等11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在推进智慧政务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如设备老旧维护不及时、操作复杂申办人接受度不高、可办业务种类少实用性低等问题,区审批局将会继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合理解决问题,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如下工作。

1.增强帮办代办服务能力。实行“帮办代办+部门轮岗”制度,协调公积金、税务、不动产、人社等专业性强、业务量大的入驻部门,参与帮办轮岗,确保自助设备操作熟练。建立自助服务联络员制度,统一对设备故障、业务问题提供实时线上技术支撑,确保各级自助设备有效利用。

2.推动自助终端向基层延伸。推动政务综合自助设备向基层延伸,已列入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区审批局将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实际合理布设自助设备。协助市级全面推进人社、医保、公积金、公安、不动产等业务功能集成利用,提高设备集成度,实现“一机多用”。

3.拓宽政银(商、邮)合作覆盖面。全面推行“3+N”合作模式,在一个“综合受理服务厅”、一个“综合服务专职员”、一套“综合服务设备”的基础上,推动合作网点自主开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帮办代办等N种服务模式,统筹设置更多合作网点,持续增加网点可办事项,拓宽合作覆盖面。

4.积极推广“爱山东”APP的使用。协助大数据局做好电子证照的制发和推广,积极引导企业群众通过“爱山东”APP申领电子证照,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协助推进更多事项上线“爱山东”APP办理,拓宽“掌上办”覆盖度,提升审批效率。

5.加强对各部门自助设备的统一管理。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将通过制定《博山区自助设备巡检值守制度》,对辖区内各类自助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强化自助终端设备的布局调整、运行监管、巡检维修等方面保障,确保运行顺畅,正常提供服务。

 

(联系单位:淄博市博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联系人:贾琮,联系电话:0533—4912628)

抄  送: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淄博市博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23月26

 

 

关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自助服务设施便民作用的建议 为加强智慧政务和便民服务建设,很多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都配备了自助服务终端设施,但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基层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的使用率不高,有些甚至沦为了摆设。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缺乏完善的售后维修服务。以某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有一台人社自助服务终端,据了解是由市人社局统一招标采购,工作人员上门安装设备并进行了简单的操作指导,这也是供应商唯一的一次上门,此后设备操作中出现了问题,经反复多次与其联系,但始终没有安排人员上门维修。在纪委监委监督检查中,明确要求财政资金购置设备必须正常使用。因无法使用,这台自助机便从便民中心大厅移到了某办公室内雪藏,遇有相关政务服务工作检查时,再摆到大厅作为基层加强智慧政务建设的证明。调研中发现,这种情况在基层并非个例,多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反映设备“不用”或者“用不着”。 2.缺乏高效便捷的系统研发。据了解,我省目前部分地区使用的自助终端设备,通常达不到多功能使用的效率,界面操作设置也不够简便,很多办事群众在使用中感觉不是很方便,使用意愿不是很高。如之前提到的人社自助服务终端,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承接人社服务事项几十项,而此设备仅具备简单的信息查询功能,实用性较低。相关报道显示,部分地区已有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一机多业务通办,如深圳市政务自助平台在2018年已实现自助申请办理涵盖34个部门的1488项行政审批业务。 3.缺乏专业的人员引导。不像银行等机构有专门人员指引开展自助服务,多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尚未配备专业服务人员,对于一个陌生的设备系统,更多群众选择到窗口咨询,而不愿自己尝试操作。即在智慧政务推进过程中尚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对下一步自助设备进社区,开展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等不能形成有效引领。 为了让各级财政花费重金购置的政务服务设施切实发挥便民利民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政府采购环节的管控,明确对设备供应商的服务要求,特别是要完善售后服务标准条款,可以预留质保金,对达不到售后服务、影响群众办事效率和屡次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扣除质保金,并从政府采购目录中删除。 2.尽快提高自助终端设备的服务功能,设计研发更加便捷、准确、高效的系统平台,并在群众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使用情况,不断更新,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政务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如笔者工作中接触的“山东省数字平台”,近年来系统不断优化升级,如目前通过该系统办理II级残疾证,则系统自动提示可申领中度护理补贴,这种高度系统互联是在不断优化中逐步实现的,使得业务办理越来越便捷。 3.目前部分服务中心已配备专职引导人员,类似银行大堂经理岗位,引导并指导前来办事的群众使用自助终端设备办理个人业务,其他地区应尽快推动人员配备到位,在强化引导指导中推动基层智慧政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培育民众人机对接新型办事习惯。 4.尽快研发启用我区政务服务多功能手机APP,让一部手机+一个APP即可解决群众常见事项的办理,如“浙里办”涵盖了社保查缴、公积金提取、缴学费等数百项便民服务应用,便民事项掌上办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