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超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博山文旅融合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近年来,博山区坚持文化赋能,聚焦全域旅游,深耕“文旅+”和“+文旅”,文旅融合蓬勃发展,博山从百年老工业基地变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针对关于博山文旅融合的建议,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聚焦“红色旅游+”,深化文旅融合
博山区是焦裕禄同志的故乡,是焦裕禄精神的起源地。2019年,焦裕禄纪念馆全面改陈、精心推出焦裕禄生平事迹展,全面系统地呈现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充分展现了焦裕禄同志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博山是百年工业基地,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博山开展工人运动,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近年来,博山区充分利用工业遗存,把红工旅融合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市委旧址改造的红色教育基地项目,通过对市委旧址的保护利用和改造提升,打造党史展览+城市共享的高品质文化街区,形成集红色文化宣传、社会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创新基地。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等研学基地齐发力,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红色教育作为现场教学的主旋律,推出红色内容的特色研学课程。焦裕禄纪念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焦裕禄青少年成长经历”“焦裕禄革命斗争经历”“焦裕禄共青团经历”“焦裕禄家风”为主要内容,设计开发适于中小学生消化吸收的课程,充分发挥红色基因教育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坚持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研学全过程。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共同策划的《焦裕禄的80则贴心话》先后入选“喜迎十九大党员荐读书单”、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成片62%的镜头都是在焦裕禄故乡淄博博山拍摄完成。北崮山村、上郝峪村、樵岭前村三个红色文化特色村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焦裕禄纪念馆(故居)、中郝峪等18项文旅资源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全域旅游成功破题。
二、发展夜间旅游,延长旅游产业链
支持红叶柿岩、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颜神古镇、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有条件的景区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夜间旅游,利用“白+黑”的模式,白天有序接待,夜晚燃情绽放,夜娱、夜食、夜宿、夜游、夜购、夜乐全面上线,构建多元夜间生活,打造博山旅游新的“引爆点”和“增长点”,全面激发文旅新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三、文化赋能旅游,搭建文旅新亮点
博山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积极探索通过文化创意、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方式,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红叶柿岩率先利用沉浸式演艺的模式,将演艺与场景相结合,注重与游客的互动,深化游客的体验感,打造的长城脚下红叶浓·古风婚服大秀、“小芳回村”村潮时装周、“小丽江”异域风情生活节等活动颇受游客好评。颜神古镇依托现有古窑和明清建筑,在景区内打造繁花秘境等景观小品,开展国风演艺活动,让游客在宜古宜今的氛围中感受别样风情。
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