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近年来,博山区坚持文化赋能,聚焦全域旅游,深耕“文旅+”和“+文旅”,文旅融合蓬勃发展,博山从百年老工业基地变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针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开展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研学旅游
博山区现有各类博物馆14处,乡村记忆馆9处,类型丰富,既有展示陶琉文化、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的艺术类、历史类博物馆,也有红木、鱼盘、农桑、民俗的专题展示类博物馆,更有传统村落、乡村记忆的自然类博物馆。同时还拥有各级文保单位185处、陶琉大师工作室120余个。目前13个A级景区中同时是研学旅行基地的有原山、开元溶洞、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焦裕禄纪念馆、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地理营地(红叶柿岩)、颜神古镇、樵岭前溶洞9处,通过整合全区自然生态、陶琉、餐饮、红色、孝文化等元素,打造博山研学旅游品牌。
二、开展“全域景观”景区景点提升行动
引导文旅企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畅通发展体制机制,加大管理人员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通过自治、自律、自立,激发市场活力。以营造新消费场景为重点,推动旅游景区产品迭代升级,促进“全域景观”景区景点大提升。指导景区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状况,确定景区的主题和特色,不断挖掘潜力,打造景区热门打卡点。支持景区通过系列的营销活动,塑造景区的品牌形象,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认识服务的重要性,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多换位思考,努力寻求让游客满意的服务方法。
三、不断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高标定位“抓落实”。召开博山区旅游发展大会,出台发布了《博山区2024年文旅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博山区2024年文旅行业管理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对文旅工作谋篇布局、定标定向。二是聚焦项目建设“促发展”。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1个,打造柿岩小丽江、八陡老街、“就是玩”露营地等新业态,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三是精心举办活动“活市场”。按照“邂逅春风·花蝶季”“遇见夏爽·观星季”“奔赴秋约·晒秋季”“寻沐冬暖·民俗季”主题举办孝文化大会等文旅活动69场。四是强化宣传推介“增名气”。成立景区、餐饮、住宿三个文旅产业联盟,召开文旅产品发布会,发布精品线路30余条,上线“畅游博山”微信小程序、文旅抖音号,用好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对我区文旅资源进行立体化展示、互动式推广。五是注重品牌创建“提品质”。开展全区文旅行业管理服务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景区景点品质水平,2023年,全区新增省级文旅名镇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星级名宿6家,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
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