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街改建成文化特色街区的建议”的答复
博山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3038
建议人: 文静
主办单位: 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4-06-1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文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税务街改建成文化特色街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近年来,博山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为目标,突出点上带动、线上突破、面上推广,全域联动创新融合,奋力构建起了博山大景区发展新格局针对税务街改建成文化特色街区的建议,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聚焦项目落地,激发文旅发展动力

充分挖掘博山“陶琉文、山地石屋、工业遗存”三大特色资源的盘和利策划实施37个市、区级重点文旅项目、11个文旅招商引资项目,形成亮点,做出品牌。2023年城西街道策划了西冶街及天隆广场改造提升项目,聘请国内知名商业街区设计团队,以天隆广场商业街为中心,辐射西冶街、税务街、叠羊路周边区域,发掘地域特色、增加商业元素、按照高端精品街区的标准打造夜经济示范街。

二、发展全域旅游,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2020年,博山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下,配合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不断完善西冶街、税务街、大街的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大保洁力度,在关键节点增设分类垃圾收集箱;积极推进街区的亮化、绿化工作,不断提升旅游街区环境卫生、交通、照明等设施水平。

三、发挥资源优势,丰富旅游街区内涵

整合博山特色美食、陶琉产业资源,依托西冶街、税务街、大街周边的琉璃园、炉神庙、工人文化宫等资源优势,不断增加旅游新业态。大街的部分墙体进行了彩绘,进而打造网红打卡热点。鼓励西冶街、大街、税务街周边的景区景点、文创企业、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延长营业时间,影院增加夜间放映场次,形成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街区。

四、发展夜间旅游,延长旅游街区产业链

大力发展夜间旅游,积极组织红叶柿岩旅游区、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老颜神美食街、西冶街等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发展夜间旅游项目,红叶柿岩旅游区推出夜游季活动2020米星光夜漂如同千米金色巨龙,闪耀夜空;靓化后的齐长城,在光影交织间尽现璀璨柿岩之夜;颜神里复古文化商业区等特色场景,构建多元夜间生活。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通过开展轰趴节和叠瀑戏水狂欢季点燃夜间旅游。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以“环湖花车巡游”为切入点,精心策划灯光秀、演艺秀、夜间游船等项目,构建标志性“夜旅游”发展带。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全区文旅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产业兴、环境优美、众满意”三大作目标,按照12367总体思路,一手文旅繁荣,一手抓业发展,强优势、补短板、优服务、兜底线旅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展。

一是狠抓新业态扩容。以岭西片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古村落乡村游以颜神古镇为龙头,做大做强工业旅游以红叶柿岩为龙头,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以老颜神为龙头,做大做强餐饮旅游以岜山为龙头,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以国家地理营地为龙头,做大做强研学旅游以焦裕禄纪念馆为龙头,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以环鲁山民宿集聚区为龙头,做大做强精品民宿。

二是狠抓发展环境配套。全面促进博山区文旅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年轻人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链条上有平台、能就业、乐创业、有成就,成为有吸引力的“五好城市”。提升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强文创产业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加强宣传营销,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开展宣传推广,借势借力打造活力博山,提升城市年轻指数。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协调相关部门适度放宽管制限定,引导商铺延长经营时间。在规定区域内开展各类合法的经营促销活动,规范摆摊设点,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夜市。完善配套交通设施,积极引导市民采取共享单车、出租车等便捷的出行方式,减轻夜间通行和停车负担。允许商家适当进行宣传、美化、亮化,烘托夜间经济消费氛围。

四是多方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配合区投资促进中心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突出招大引强,集中力量招大商。另一方面,找准小切口,鼓励盘活现有资源,避免大拆大建,轻资产运营,以小切口带动文旅特色街区发展大突破。

  

                                                        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612

 

建议:1.明确定位。在改建文化特色街区之前,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化方案,明确街区的定位和特色,这个规化方案应包括街区的整体布局,绿化景观,文化元素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定规化方案,可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与整体规化相协调,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和特色。2.在改建成文化特色街区时,需要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例如:可以通过国家、省、市级老字号,陶琉艺术大师工作室的入驻,原建筑改建为博物馆,文化展览等方式来展示我区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3.在文化特色街建成后,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于街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时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可以确保特色街区的卫生环境、设施等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保持街区的吸引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