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博山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51号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博山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1-12-0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蒋永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博山区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是254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全部完成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其中成员认定、折股量化、登记赋码、股权证发放和信息录入等重点环节完成率均达到100%。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社区)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核实,进一步厘清权属关系,保障农民群众的合作权益的同时,充分利用资产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出农民变股民,股民持股权,股权享红利的增收新路径。到2021年5月底,我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共发放股利3700余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进一步摸清家底。全区10个镇(街道),254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2020年度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完成率达到100%截止2020年12月31日,经核实集体资产总额357953.7307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03792.9052万元,实现了集体资产的“底清账明”。通过扶贫项目的延伸和集体经济收入培育,2020年底完成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清零”的目标任务。二资产管理更加规范。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张贴公示,村集体有了数,农民心中有了底,大家现在是集思广益的怎么经营好、管理好集体资产,制定好制度和章程,共同遵守,农民的集体意识和个人积极性增强。三是农民享受改革的成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密切了集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成员既能清晰的看到集体资产,又能分享改革的红利,其中,池上镇聂家峪村经过产权改革量化后发放红利27万余元,惠及100余户农民,农民的收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池上镇中郝峪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民变股民,股民持股权,股权变红利”转变,手中的“红本本”变成“红票票”,村民人均纯收入由不到2000元,提高到45000元,其中年底分红就达到15000余元,建成了山东省省级美丽乡村,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四是引导产业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成立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和带领成员发展致富。池上镇聂家峪村积极探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收集村内9套老旧房屋改造建设民宿,即带动当地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整治村内居住环境,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列为淄博博山生态休闲美食之旅景点之一,该线路作为我市首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路线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八陡镇东顶村通过旧村改造,整合部分建设用地,建设创业园,完成民俗馆和八陡老街广场建设、部分道路铺设和院落翻建及维护等工作增加村集体收入,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八陡镇大黑山后村通过成立淄博博山康硒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富硒小米种植面积1000余亩,直接或间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五是推动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进程。利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机会,各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集体经济问题、无效合同的清理工作,其中清理无效集体经济合同1236份,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六是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产权制度改革后,摸索出了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原先的“软弱涣散”局面得到改善,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基层组织治理体系得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住重点,做好监督。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任务的村(社区),成立了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握着村级资产和资源优势,引导股份合作社发展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增收,探索我区《关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纳入平台交易管理办法》,细化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流程,规范运作模式,坚决杜绝监管不到位,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实现交易-合同-监管闭环运行的目标。

2、细化管理,提高收入。巩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建立集体资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的高效利用,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并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使用平台,逐步形成便民快捷、管理高效、数据共享的模式。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的村居,要充分利用资产租赁、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等增加收入,同时借助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创建、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做好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合文章。指导各村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挖当地人文、民俗、特产等,策划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借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人兼的改革时机,把有能力、想干事、会干事的农村人才选到支部书记岗位,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契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3、完善机制、巩固成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农民稳定的收入,利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项目引领、投资入股、服务配套等路径发展壮大,巩固好改革带来的成果和效益。

 

 

博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4日

我区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区县,大部分村和社区已经顺利完成并成立了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农村可经营性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转变,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接受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发展经济,另一方可以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吸收社会工商资本,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办法:1.加大“三变”力度,特别是做好“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文章,并保障量化到人、产权明晰,完成“村民变股东”的基本规范。2.用好财政拨款及专项资金,做好“资金变股金”的工作,同时以增资扩股以及合作开发的方式吸收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参股。3.尽快完善区域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让农民的股权价值更加现实和直观,保障农民分享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