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的答复
博山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3052
建议人: 陈家富
主办单位: 博山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4-06-1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陈家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居环境提升是全区年度重点攻坚突破事项之一,农村环境治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您的提案与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非常契合。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牵头单位,对此高度重视,今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持续抓好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督促各专班单位和镇办推进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农村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维修、路灯及绿化美化等“五化”工程建设;推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任务;督促镇村重点对“三大堆”、弱电整治、残垣断壁整治、墙体乱贴乱画等问题开展全面清理,确保我区农村人居环境再有较大改善。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按照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合力。充实力量,抽调人员充实工作专班,发挥督导组作用,加强对镇办工作督导指导力度,坚持每周至少1次到镇村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各镇办并进行整改。三是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长久战当中;广泛开展乡村美学教育,扩大美在家庭创建力度,突出解决庭院、居室、厨房、厕所“脏乱差”问题,在全区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今年以来,我区以全覆盖、无死角、清底子、彻整治为重点,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抽调人员成立了2个督导组,对全区8个镇办、202个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共发现问题820余处,各镇办及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问题进行了立即整改。各职能部门、相关镇办积极主动整治环境,清理农村“三大堆”3900余处,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3700余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等1.7万余吨,美化村庄立面1.1万余平方;集中打造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建2个省级和美乡村;有10个村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正在建设;动工新建、维修“四好农村路分别为16公里、59公里;河湖管理正常有序,群众对改造旱厕的管护服务工作满意度高。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镇村思想工作力度不大,引导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涂乱画等现象容易反复发生;如有的镇村筹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有限,村容村貌提升工作难度大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推进问题整改和项目建设,切实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新突破。

 

博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6日

建议:1.先由各村摸清本村的环境现状,特别是哪些地方需要进行重点人工干预,哪些只需简单维护提升;而后,集合村里的贤达能人,热心村民一起参与村庄绿化美化的设计和规划,使之从治理之初就得到广泛的民意支持和认同。2.其次,绿化美化规划设计以简约美观为主,力戒大投入的所谓奢华面子工程,尤其避免绿化美化的城市化倾向,更多的侧重于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优势栽培品种,进行保护提升并加以发扬光大,特别是兼具观赏和经济效益的乡土树种、花木和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最好是多发展多年生及宿根类,以减少后续投入,比如:土层瘠薄和干旱的边角地和路旁边坡,可以栽植连翘、金银花、酸枣等低成本、易管理的观赏药用品种,土层和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以及公共道路两侧,可以栽植百合、竹子、软枣猕猴桃、文玩葫芦等,及美化环境,又有经济效益。3.针对难以处理的残垣断壁,闲置院落,高墙地堰、公共道路上方等部位,尽量在除险处理,确保安全后,栽培棚架类经济作物,如葡萄、冬瓜、瓜蒌、葫芦、南瓜等,在实现遮丑效果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增加村民收入。乔灌木以下,可以栽植耐阴的花草药材,如黄花菜、麦冬等,减少除草成本,形成立体景观,合理搭配,四季移步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