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2025-551317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2-18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现将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2024年度整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引擎,是推动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实保障。我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坚持强化政治意识,政治思想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校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全校师生坚定不移跟党走。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党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员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时,持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双融双促”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强化了师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严明纪律规矩,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党委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月,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学习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清廉校园”深化创建、党员教师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锤炼了党员党性,弘扬了党的优良作风。同时,各支部书记定期交叉讲党课,学习先进典型事迹,有效引导全体党员坚定政治信念,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三)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力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配强支部班子,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实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年轻化、专业化。二是严格组织生活。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支部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三是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引导全体党员在岗位上践行争先创优、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等优良品格,不断提升工作作风和标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进。
(四)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病灶”落实整改
聚焦区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把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与学校作风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重点、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真正把巡察问题整改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党委被评为2024年度五星党支部,2024年6月,被评为博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职责履行情况
(一)聚焦“立德树人”,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管理效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效落实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实施养成教育、自信教育、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强化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家校合作,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1.创新德育课程,深入德育科研。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新模式,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德育课程内容,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深入开展德育科研工作,鼓励教师进行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密切家校联系,助力全员育人。通过“1+N+2N”全员育人模式,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搭建起以学生为核心的共育同心圆。以家长学校和家委会规范建设为突破口,以课程为载体、以师资为保障、以活动为手段,不断优化提升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形成了完善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组织,定期组织家长进校园、导师制家访等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中。
3.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育人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积极组织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业务水平。建立级部管理体制,依靠体制、机制求得高质量发展。设级部主任一名,全面负责级部工作部署与开展,设级部副主任三名,分别负责三个模块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4.丰富德育活动,助力五育并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具体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举办“经典诵读大赛”,组织“心理健康月”活动,成立了“校园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组织“敬老院慰问”活动,参与城市清洁、交通劝导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良好风貌。
5.关心关爱学生,精准扶志助贫。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坚持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两手抓,强化服务意识,为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等地享受国家惠民政策保驾护航,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学校获评淄博市文明校园、淄博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七名、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灵之韵舞蹈艺术团评为2023年淄博市高水平学生艺术团、淄博市2023年学校“最美大课间”二等奖,博山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先进单位、博山区2023学校最美大课间一等奖、2024年博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博山区中小学优秀学生体育社团,学校胡雯棋同学荣获“志愿淄博 青春有我”全市青少年演讲比赛一等奖。
(二)聚焦“高质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推进
学校以学研并驾、精心深耕为工作导向,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精细管理教学常规,提升教学实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新高考研究,探索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特色高中建设方面,学校明确了特色学科建设任务,培育了学科基地,打造了特色课程群和资源库,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2024年学校春考本科上线全市第一。
1.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全课程,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依托政治学科基地,深化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建立特色学科课程实施体系及相适应的教学、教研、评价等管理机制。
2.强化师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名师工作室、项目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和教研培训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在2024年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活动中,赵媛媛老师获全国2024年度教育技术论文活动“展示论文”,谢旭东老师获山东省融合优质课二等奖,王萍老师的课件获山东省二等奖,谢蕾老师的微课获山东省三等奖。黄宝莉、李晓红、张美子、卜晓川、李玫、岳毅、张萍获评博山区教学能手。张美子获博山区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在博山区第三届新时代高中德育优质课评选中,任金国、聂菁菁、王媛、窦群、窦学梅、路学文获一等奖。
(三)聚焦“师生安全”,平安校园保障有力
构建平安校园是确保教育环境和谐稳定、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培训,排查隐患,推进安防建设,结合“人防、物防、技防”,预防为主、防控结合、责任到人,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开展法治、卫生、食品、交通、防火、防震、防溺水等教育活动,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增强防护意识,培养防护能力。
3.做好心育工作,关爱师生心理健康。健全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提高危机干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继续加强教育,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检查和打击,维护学生身心安全。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工作思路,补齐管理短板
针对部分管理工作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学校将以精细化管理为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下功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部分教师存在凭经验备考的思想倾向以及学科不平衡、教师之间工作能力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学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持力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建设,形成育人合力
针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沟通不畅、合作不紧密等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访、家长会等形式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提升家长满意度和认可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落实第一,事争一流,努力建设特色高中;专注发展,奋力提高教学质量;品质提升,聚力赢得群众满意。努力建设“教师智慧工作、学生主动成长、学校令人向往”的优质高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