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5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2025-551317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2-20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5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为基石,以系列特色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特色品牌高中为战略支点,努力实现管理高效、课堂高质、教师高能,全面精进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奋力打造“砥砺奋进,叩问一流”的群众满意的高中教育。
二、主要工作
(一)党建领航,铸魂奋进担当
1.先锋引领创品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广泛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党建与教学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双提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2.正本清源抓廉政。结合师德教育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开展“清廉校园”创建、党员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各支部书记交叉讲党课,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锤炼党员党性,引导全体党员树立坚定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打造坚强堡垒,发挥党员、干部中流砥柱的中坚力量。
(二)德育筑基,启智润心导行。
1.优化队伍,提升管理效能。抓实班主任队伍建设,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常规管理,坚持校外进修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管理艺术;健全班主任绩效考评机制,激励争先创优,引导班主任关注管理细节与实效,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搭建班级管理交流平台,鼓励班主任参与各类培训和竞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健康体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
2.多彩活动,践行五育并举。开展贴近学校实际的特色德育活动,完善升旗仪式制度,实施养成教育、自信教育、主题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强化法治观念,将品格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管理,构建德育体系。组织好学生干部选拔、培训等活动,完善《班级管理公约》,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增强学生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健全学生会工作机制,激发学生会干部热情,锻炼工作能力,为学校注入新活力;完善《学生个人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专项治理违纪行为。
4.家校偕作,构建三维网络。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效应。积极争取家庭、社会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搭建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教讲座等途径,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筑育人平台。
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搭建育人平台,规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5.精准服务,规范资助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坚持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并重,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享受国家惠民政策,促进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升资助工作水平。
(三)学研并驾,精心深耕求实。
1.师德为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使教职员工成为具有责任感、实干精神、创新教育教学的工作者。
2.以人为本,打造卓越育人团队。将培育团队精神、提升队伍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完善专业发展规划,健全专业发展机制,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深化“名师工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依托名师工作室、项目工作室,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发挥教研引领作用,支持教师参与各级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
3.精细管理,提升教学实效。定期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教学常规任务;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与反馈,评选优秀教案和学案,提升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新高考研究,编制学科“双向细目表”,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国家课程,形成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
4.传承创新,深化教学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备课组长引领作用,优化集体备课,以“导学任务单”为突破口改革课堂教学,以“三课型五环节”为依据,探索符合规律、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师论坛,实现智慧共享;完善数字平台,建设特色资源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5.事争一流,特色高中求突破。深化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明确特色学科建设任务,培育学科基地,打造特色课程群和资源库,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托学科基地,推动特色高中建设取得新成就。
(四)文明创建,优质特色提升
1.整体规划,文明创建扎实推进。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群策群力,有序推进。将文明校园创建与党建、政治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相结合,为文明创建活动提供持续动力。
2.精心雕琢,提升阵地品质。高标准建设心理咨询室、广播站等活动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等宣传阵地,引领师生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五)级部管理,凝心聚力共赢。
1.高一:夯实基础迎学考,科学指导助分科。实施分层施教、分类指导模式,合理安排文化课、艺体课班级规模,有序开展社团活动、小语种学习;做好学生选科准备,适当干预指导不合理选科;制定特长生训练计划,明确目标;制定学考复习计划,结合学情调整课程,全力备考;关注优秀生成长,重视尖子生培养,为高二选科分班做好准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高二:师生备考进入状态,加强管理明确目标。加强选课走班后教学安排和学生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指导学生学习养成;明确教学成绩,分析指导;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为高三做准备,加强优秀生培养;完成新课学习,适时进入一轮复习,专业课集训,为高考奠基。
3.高三:精准备考聚合力,攻坚克难创辉煌。强化高三意识,营造备考氛围;细化备考措施,优化课程和教师配置;加强级部管理,提升效率;结合模考成绩,落实导师制,细化备考目标;拓宽多元发展路径,针对性招考;加强家校共育,通过专题报告会、成人礼、动员大会等形式加强心理辅导,锻炼抗压能力;做好志愿填报指导,提高录取率;探索留学途径,拓宽升学渠道。
(六)护航安全,防患稳定育心。
1.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培训,排查隐患,推进安防建设,结合“人防、物防、技防”,预防为主、防控结合、责任到人,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开展法治、卫生、食品、交通、防火、防震、防溺水等教育活动,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增强防护意识,培养防护能力。
3.做好心育工作,关爱师生心理健康。加强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教育,通过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打击校园欺凌,维护学生安全。健全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提高危机干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七)多元艺体,专业向美而行
探索新高考背景下艺体专业学习新模式,优化特长生辅导机制,与级部管理结合,形成“高一社团---高二选修----高三备考”教学模式,制定实效性训练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挖掘潜能;加强特色专业培训与交流,争创一流成绩,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审美、人文素养,助力多元发展。
(八)工会、宣传、共青团工作
1.宣传优秀教师群体,弘扬正能量;关心困难教职工,做好退休教职工关怀;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健康查体,提升职业幸福感;做好校务公开,优化办公环境;定期检查文明办公室。
2.做好学校宣传,统筹安排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责任到人;更新校报、公众号,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宣传传统节日、假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记录美好瞬间,展现学校风采。
3.规范爱心社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力;办好业余党校、团校,增强团组织影响力;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
(九)后勤保障,全面提升服务
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原则,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校园环境;加强食堂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财产、财务管理,量入为出,增收节支;实施校容校貌提质改造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