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3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2023-534597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2-08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博山区实验中学2023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聚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开展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创办特色高中为突破口,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向管理要高效,向课堂要高质,向教师要高能,全力抓好教育教学,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博山区实验中学2021年-2023年发展规划》,积极打造“砥砺奋进,叩问一流”的群众满意的高中教育。
二、主要工作
(一)党建领航发展,和谐、进取、有为
1.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党建+业务”工作融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创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2.抓好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师德教育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开展“清廉校园”创建、党员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各支部书记交叉讲党课,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锤炼党员党性,引导全体党员树立坚定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打造坚强堡垒,发挥党员、干部中流砥柱的中坚力量。
(二)德育注重实效,导思、导心、导行
1.优化德育队伍,提升管理水平。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例会制,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强常规管理,坚持校外进修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管理艺术; 建全班主任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激励争先创优,引导班主任关注过程管理细节与实效,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搭建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平台,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注重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
2. 多彩德育活动,落实五育并举。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德育活动,形成系统、完备的周一升旗制度,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自信教育、主题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报告,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把品格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开展共创文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相得益彰,共促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优化常规管理,完善德育体系。组织开展好学生干部竞聘、培训指导等活动,完善《班级管理公约》,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健全学生会工作机制,激活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热情,锻炼学生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为学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完善《学生个人行为积分管理办法》,突出学生违纪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网络。努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学校主动搭建各种家校沟通平台,通过教师家访、分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和家教讲座等途径指导和健全家庭教育作用,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构建育人平台。
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加强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共同搭建育人平台,规划和建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5.规范资助管理,提升精准水平。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坚持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两手抓,强化服务意识,为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等地享受国家惠民政策保驾护航,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三)教学教研并驾,精心、精研、求实
1.身正为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加强师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使全体教职员工成为具有责任意识、实干精神、创造性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2.以人为本,打造优质育人团队。把培育团队精神、提升队伍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健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抓实“两大”教师(青年、骨干)培养工程,深化“名师培养工程”,积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依托名师工作室、项目工作室,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发挥好教研工作的引领作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和教研培训活动。
3.规范高效,教学管理求细求实。定期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例会,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组织教学常规检查,。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反馈,进行优秀教案和学案评选,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新高考的研究,编制学科“双向细目表”,建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做好各学科国家课程二次开发,形成相对完备的各学科核心知识体系。
4.传承创新,教学研究且行且思。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备课组长的教学核心、引领作用,优化集体备课,以“导学任务单”为突破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三课型五环节”为依据,探索符合规律、富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师论坛形式与内容改革,实现教师智慧共享;完善校园数字平台,建设我校特色高质量资源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5.特色高中,事争一流力求突破。深化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明确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学科建设任务,培育建设学科基地,打造特色学科课程群和资源库,培养学生与特色学科相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托学科基地,推动特色高中建设取得新突破。
6.贯通融通,教育集团建设稳步推进。以初高中贯通教育、职普融通为契机,依托博山实验教育集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宽学生升学、成才途径,打通普教、职教交流通道,实现两类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共享共赢,加快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四)文明校园创建,优质、特色、提升
1.总体规划,文明创建落地落实。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群策群力,有序推进。把文明校园创建与党建相结合、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相结合,确保为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持续动力。
2.细致精致,阵地建设提高标准。高标准建设心理咨询室、广播站等活动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网站、校报等宣传阵地,引领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加大学校宣传力度。
(五)级部细化管理,凝心、聚力、共赢
1.高一:夯实基础抓学考,悉心指导促分科。落实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特色模式,合理安排文化课、艺体和春考的班级规模,按部就班开展社团活动、小语种学习;做好学生选科前期准备工作,对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进行适当干预和指导;制订特长生训练计划,明确目标;制订四科学考复习计划并结合学情调整课程安排,全力备考;关注优秀生成长和培养,在备考四科学考的前提下重视尖子生培养,学考结束后,对学生进高二选科和分班做好指导,形成2022级合理的班级分布,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优势。
2.高二:师生备战入状态,加强管理立目标。加强选课走班后教学安排和学生管理,确保教学效果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带成绩;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习养成教育,进一步强化整体学习氛围;全体教师明确教学成绩,分析、指导教学;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为进入高三做准备,进一步加强优秀生的培养;完成新课学习,适时进入一轮复习,专业课进入集训,为高考打基础。
3.高三:精准备考聚合力,迎难而上创佳绩。强化高三意识,营造备考氛围;细化备考措施,优化课程和教师设置;加强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模考成绩,进一步落实全员导师制,细化备考目标;拓宽多元发展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类型的招考;做好家校共育,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十八岁成人礼、高考倒计时动员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锻炼抗压能力;做好志愿填报指导,提高录取比率;探索出国留学途径,拓宽学生升学渠道。
(六)安全护航师生,防患、稳定、育心
1.做好师生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加大隐患排查防患未然,推进校园安防建设,“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防控结合、责任到人,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适时开展法治、卫生、食品、交通、防火、防震、防溺水等系列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师生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做好学校心育工作,关爱守护师生心理健康。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继续加强教育,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检查和打击,维护学生身心安全。健全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提高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七)艺体向美而行:多彩、多元、专业
探索新高考背景下艺体专业学习新模式,健全优化特长生专业辅导机制,与级部管理相结合,形成三个级部艺体教学整体推进,即“高一社团---高二选修----高三备考”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制定具有实效性的年度、阶段、课时训练计划;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和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竞赛水平;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优势潜能;加强我校健美操等特色专业的培训力度和对外交流,在各种比赛和高考中争创一流成绩,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和审美、人文素养,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八)工会、宣传、共青团工作
1.加强优秀教师群体宣传,弘扬教育工作正能量;深入了解、主动关心有实际困难的教职工,同时做好学校退休教职工的关怀与慰问工作;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教师健康查体,助力职业幸福;做好校务公开,为教师工作、生活保驾护航;定期进行文明办公室检查,优化办公环境。
2.做好学校宣传工作,统筹安排各部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责任到人、明确分工要求;做好校报和学校公众号宣传,及时更新学校宣传橱窗,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做好传统节日、假期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报道宣传;记录学校、师生美好瞬间,做有温度的宣传,展现学校风采。
3.规范爱心社管理,扩大“爱心社”资助活动品牌影响;办好学生业余党校、成立团校,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配合社区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九)后勤多维保障,改善、提质、服务
以“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原则。加强常规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意识,加强校园管理,呈现优美环境;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财产管理,严格财务管理。量入为出,增收节支;有计划地开展校容、校貌提质改造工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