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索引号: /2024-543248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3-12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3-12
  • 字号:
  • |
  • 打印

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2023-2024学年

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将秉承“四十亩地,每一粒种子的沃土”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德育活动的序列化、体系化,保障德育阵地的多样化、特色化,开启德育工作的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小少年,力争使学校德育工作每年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科研,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实现“德育资源优良,德育队伍精湛,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浓厚,德育效果显著”。

2.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加强常规管理,多措并举,树立“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四小学子形象,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3.落实五育并举的工作重点。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为重,注重五育融合,开展多彩的节庆日活动、少先队特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4.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主阵地作用,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处处渗透德育教育,润物无声,真正做到德育与教学有效融合,共同促进。

5.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打造优秀家长课堂,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

三、实施内容与途径

全面规划德育的实施路径和方式、方法,提出德育品牌建设,落实德育目标,做到“人人做德育、处处有德育、事事是德育”。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睿智心灵,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成长。

(一)优化德育队伍建设

1.建设德育工作队伍

建设以班主任为主体的育人队伍;利用少先队阵地发掘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建设学生自我管理队伍;通过“榜样家长”评选交流,建设德育工作的家委会队伍。

一是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躬耕教坛 育才有方”圆桌论坛,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研讨班级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展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管理艺术。

二是继续做好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各班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评比,以考核促提高。

三是为班主任创建展示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开展班会设计比赛等,鼓励班主任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等各类比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四是注重班主任的身心发展及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老师到池上幽幽谷进行团建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增加归属感和幸福感。

2.筑牢德育工作阵地

一是培养锻炼学校大队委。大队委各司其职,协助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各项常规工作,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管理,提高各项活动水平。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的净化、绿化、美化,使班级成为学习生活的乐园,给更多的队员提供一个岗位,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氛围。开展“一班一品”创建活动,挖掘一种特色,锻炼一种能力,形成一个习惯,促进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三是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利用宣传阵地,为全体少先队员树立身边“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促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注重行为养成教育

1.以“每周做好一件事”为重要抓手。通过“规范仪容仪表系列”“提高时间意识系列”“文明校园系列”等专项教育,持续推进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的规范和精神面貌、品质修养的提升。

2.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开展“好习惯 伴我行”文明养成专项教育,通过班级量化考核评比的形式,对学生卫生打扫、课间活动、集会活动、阳光两操、入校离校纪律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

3.德育检查情况每日一反馈、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考核。规范“红领巾监督岗”文明检查,每周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每月评选“文明示范班级”。通过及时地反馈和表彰,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各班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三)落实四大主题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上好德育课,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增强信心和勇气。普及四史教育,利用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七一等特殊节日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倡树文明新风”“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七一童心向党”等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深化拓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活动的基础上,向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延伸,进一步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设计工作抓手,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校园,争当文明学生”“诚以立身,信以致远”“弘扬劳动精神,致敬最美劳动者”“学宪法,讲宪法”等主题活动,着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化。

以学习宣传培养“新时代好少年”为契机,评选10名“新蕾少年”、10名“博采少年”,用良好的榜样示范带动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搬进校园,让人文精神融进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创新方法,寻找抓手,把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一校一品”特色结合起来,与课程结合起来,结合传统文化展览馆、红领巾中药堂、艺韵长廊等学校文化建设,依托“裁云剪水”剪纸社团、“布言布语”布头画社团、皮影社团、面塑社团等,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金龙迎新春,年味共传承”“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4.生态文明教育

结合生态文明相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从垃圾分类入手,从节粮节电节水开始,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景点、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文明”植绿护绿、“小手拉大手,共护淄博蓝”“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减量”等志愿服务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学生利用手工制作、自然笔记、绘画、废弃物再利用等创新手段,展现优美环境、倡导环保理念、节约资源能源的具体做法,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环保小卫士”评比活动。

(四)构建协同育人网络

1.学校主动搭建各种家校沟通平台。建设家长学校,完善三级家委会,通过教师家访、分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和家庭教育讲座等途径指导和健全家庭教育作用,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构建育人平台。

2.学校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加强社会资源共享共建,与派出所、敬老院、图书馆等单位密切联系,共同搭建育人平台,规划和建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管理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抓落实。德育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提供组织保障。全体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激励教师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优师资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统一认识,积极落实,深入推进。以外学内训的形式,提升教师师德素养。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理念,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三)保障资源

精心编制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预算,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配齐相应的教学资源、活动资金等。积极开发德育网络资源,强化现代技术的保障作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四)完善评价

规范化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为评优评先提供重要的评价依据。完善班主任评价,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班主任培训参与情况及优秀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结合教学成绩,作为学期末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