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博山区考院小学 2023—2024 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 /2024-544673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22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博山区考院小学 2023—2024 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2-22
  • 字号:
  • |
  • 打印

博山区考院小学 2023—2024 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五育融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区教研中心的“新课标研习年”活动主题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新课标研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等工作,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组织学习落实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

1.加强新课标学习培训。学校将新课标学习实践列入新学教学重点工作内容,按人手一本为教师购置新方案、新课标文本,制定学习进度计划,自学互学相结合,原原本本学文本。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解读新课标。组织教师带着问题深度自主学习,学习借鉴区骨干教师团队专题研讨成果,开展基于大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新课标落实的有效载体,以探索项目化主题学习,实现“跨学科学习”,持续推进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开展落实新课标人人达标活动。学校按照区教研中心要求,根据学校实际,聚焦课堂,积极组织教师尝试探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进行动。通过以考促学、以评促学,分步实施教师落实新课标人人达标行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研中心组织开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评选、新课标解读答卷、新课堂说课展示等活动。

3. 推进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学校申报了道德与法治和英语(联合申报)两个学科教研基地,按照区教研中心对教研基地建设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学校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六个一”的建设任务,完善“五个一”的工作机制,设定过程管理路线图,实行项目清单化动态管理,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两个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形成优势学科,带动教学工作全面开展。

4.要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成立由校长领导下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建设好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生均藏书量达到大于等于15册的要求。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广“书香山东 数字阅读”,保证师生阅读量。及时向全体师生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科学有效的教学规范

5.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按照区教研中心的要求,完善落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核心的导向性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重点做好教学委员会、教学工作例会、作业质量评价、教学督查、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机制的完善和落实。认真执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严格落实两周一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校长定期参加学科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学校领导要坚持听评课和巡课,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

6. 加强集体备课管理。严格执行区教研中心每个学科每周半天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优化三轮备课机制,建立学校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实行集体备课分类管理,对刚转行的教师和参加工作不足五年的新入职教师,严格落实三轮备课制度要求, 经历三轮备课的完整过程,着重通过三轮备课深入理解和掌握平台资源的学科思想和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三轮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对教学业务水平高、个人自主发展意识强的学科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设计优秀教案,形成范本。

7. 细化听评课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的落脚点在课堂,各类公开课浓缩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要积极争取和创造公开课机会,让教师在公开课中寻求参与听评课的同伴帮助和专家指导。学校精心组织好每学期的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 校长、教学校长和教师参与听评课的数量达到区教研中心的要求,提高听评课的效果。

8. 优化作业设计管理。在区教研中心的引领下,持续开展作业研究,确定作业类型和质量标准。形成示范作业,作为学科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标准,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形成学校的优质作业资源库。要求教师要以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能力基础,科学设计作业梯度和作业难易程度,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品质。学校进一步完善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可选择的作业,提倡布置分层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禁止布置机械重复、照搬照抄的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书面作业做到全批全改,适当的时候,倡导面批,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的内容。

三、强化教学管理,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9. 加强毕业年级教学管理。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统筹安排毕业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落实分层教研、分类指导的机制。实行质量诊断跟进制度,培优辅困,对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要求,侧重于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方法指导。学校要组织教师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重点帮扶学困生。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包级部制度,通过召开毕业年级教师会、家长会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0. 完善质量评价体系。要主动适应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新高考等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做好对学业水平测试准备,组织教师进行命题训练,提高命题的水平。组织好每学期一次的三至五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还有一二年级的多元评价,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对症施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搭建重点活动平台,提高教师素养。

11. 加强学习交流机制建设。重视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核心学校的作用,开展片区联研活动。积极向先进的学校学习,提高办学水平。

12. 强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常态化应用。按照淄博市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二期项目建设要求,根据区教研中心的应用方案,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聚焦网络教研、教师培训、三个课堂、精品课录制、视频会议、专题讲座等功能创新应用场景,提高应用效益。

13. 规划实施科研项目。围绕学校的龙头课题及区规划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按照区教研中心的科研指导,将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作为学校的常态化研究项目,各学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形成学校的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特色。

14. 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尤其是教龄在 5 年以内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通过开展校本培训等活动,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