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博山区体育工作报告及自评结果
索引号: /2024-544123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4-29 发布机构: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博山区体育工作报告及自评结果

发布日期:2024-04-29
  • 字号:
  • |
  • 打印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博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调整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现将2023年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如下: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我区共有34所中小学,在校生33876人。长期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1.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我区严格落实国家、山东省中小学课程方案要求,持续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刚性管理。严格落实体育课程表网上公示、临时调课书面审批等制度,严禁出现削减、挤占甚至学期末提前停上体育课现象,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9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

2.保障充足体育锻炼时间。进一步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深入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专项提升行动,落实“中小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规定。建立“学生课间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的工作机制。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组织2023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活动,开展区级、校级、班级三级体育竞赛,举办博山区青少年跳绳、篮球、师生田径运动会、游泳、足球、轮滑、班级冠军足球联赛等比赛做好竞技项目布局规划,按照19届市运会预估年龄段,规划项目布局、选材招生、训练管理、组队参赛、总结评优的思路,确定了31个项目主教练人选,开展选材备战工作。

3.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学校体育育人成效。加大对全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指导力度,积极推行“一校多品”特色建设,用品牌创建带动全区体育工作全面发展。博山六中、博山中学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博山一中、博山小学被评为中国手球传统学校评选,博山区人民路小学参加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选。特色品牌学校的创建,有利于学校提高工作标准,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4.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全区现有专职体育教师212人,兼职体育教师45人,2023年新招入体育教师1人。学校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采取公用经费率先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逐步配齐配全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5.体质健康测试状况。全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上报率和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6.33%,为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化、智能化,确保成绩真实准确,2023年班班达标素质抽测选择聘请第三方设备对博山区30多所中小学近3200名学生进行集中测试。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1.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专、兼职)。我区现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特色幼儿园6所。专职校园足球教师36人,兼职教练员18人。

2.开展各级校园足球比赛情况。2023年博山区第六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共设5个组别:小学男子乙组、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各组别34支队伍共680多名队员参加近100场比赛。各学校围绕“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与”的目标要求,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办“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以博山六中为例,2023学年,开设足球课每周20节,普及人数1000余人。校园足球联赛参与人数600人,40支球队54场比赛共打入149粒进球。

3.参加师资培训及经费投入情况。3人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山东省培训,1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6所特色幼儿园累计经费投入10万元。

4.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

1)教学理念先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利用体育理论课对学生进行足球明星,足球小知识,足球运动安全防范知识讲授。

3)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材料,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4)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5)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6)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

7)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26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改革经验与突出成效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到位。为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体育组长组成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领导、监督和指导。每学期初及时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考核方案,把体育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学校领导积极深入第一线,配合体育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阶段性要求,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配齐体育教师,并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市、区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提高教师对体育新教改精神、理念的把握及运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与兄弟区县的经验交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上课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主要问题与分析

1.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学校的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但随着各项社会成本的增加,学校的支出仍然是捉襟见肘,能用于体育教育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部分学校体育器材不足、设施不完善,经费拨付也不够及时,这些因素都对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器材设备的使用,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发展空间。

2.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区学校在师资、场地设施和经费等方面的投入要好于农村学校。很多农村学校缺体育场地、器材,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兼任其他学科,无专职体育教师。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因素,影响着我区中小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

3.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日常教学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个别学校没有把体育教育提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时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临时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

4.体育教育工作中开展民族传统项目少。目前我区中小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大多为射艺、跳绳、足球等体育项目,在体现自身的民族化和地域文化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开设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课程(如武术、蹴鞠、舞龙等)较少。

(六)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思想认同。政府、区教体局、学校在立足各自职责做好对体育教育工作支持保障的同时,要重视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微信、微博等现代通讯方式,不断加强对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的宣传引导,使其充分认识体育教育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促其提高思想认识,增加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2.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在足额、及时拨付教育经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来,适当将体彩公益金向体育教育倾斜,确保各学校按照国家有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标准把体育器材设施配备好。

3.抓好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积极引进体育教师人才,确保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其在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过程中,能够较好完成各项任务。

4.坚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覆盖面。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在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着重发展专项运动技能。适时开展武术、蹴鞠等体育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覆盖全体中小学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推进农校试点,消除发展不平衡。开展农村学校体育试点工作,在农村学校体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师资培养培训以及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总结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子。以此为基础,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不断缩小或消除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