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关于博山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的报告
索引号: 113703040042186725/202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3-24 发布机构: 博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博山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1-03-24
  • 字号:
  • |
  • 打印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上下围绕“一个目标、三个聚力”总体思路和“七个方面、十六项重点工作”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亿元,同比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和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28%;各项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1.2%。

(一)产业赋能加快动能转换步伐。实施总投资309亿元的省市区重大项目87个、总投资43亿元的技改项目57个,金史密斯智能走步机、诚汇金高强长丝胎基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进“五个优化”赋能传统产业,建成1个智慧工厂和10个智能车间,2家企业实现两化融合贯标。新增省市瞪羚企业11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华成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统筹推进机电泵业、汽车部件、健康医药、新型材料、精密铸造五大产业园区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亩产效益”差别化政策,加快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创新引领,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1项,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到19.1亿元。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成立淄博市高效机电泵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山东理工大学开展“一人双岗”计划,聘请20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完成进出口33.7亿元,同比增长3.7%。发起双招双引新攻势,召开博山城市发展合伙人会议,与中材科技、自在资本等开展合作,引进爱德曼氢能源发动机等20个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双一流高校人才89人,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齐鲁首席技师3人。

(二)文旅融合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我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红叶柿岩、三水源、九龙峪等重点文旅项目稳步推进。岜山创建全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金祥琉璃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中郝峪幽幽谷创建省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召开“推进数字文旅共话文旅新经济”高端研讨暨资源对接会,举办博山陶琉艺术季·2020博山琉璃双年展、首届中国美食美器节暨第十九届博山美食节等系列展会。在我区拍摄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全国热播,带动文旅市场井喷式发展。《我的父亲焦裕禄》等电影在我区完成拍摄。建成市级夜间经济试点街区5处,《中国国家地理》首个营地落户我区。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引进省农担公司博山智慧城乡冷链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

(三)乡村振兴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成功创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增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2个、齐鲁美丽田园1个。建成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个。启动农业智慧大脑、丘陵山地农用航空智能装备基地建设。举办山东(博山)猕猴桃高质量发展论坛,博山猕猴桃成功进入盒马鲜生体系,完成猕猴桃特色农业保险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增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家庭农场13家,19个村获得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称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取得突破,全市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我区成功入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8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90个村庄公厕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四好公路28.5公里,完成“户户通”10万平方米。创建1个国家级文明村及3个省级、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完成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3535亩。

(四)三大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深入落实干部挂包、结对帮扶、产业扶贫等制度,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扎实开展行业点源治理以及路域环境、裸露土地、建设工地等专项治理,完成103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12269户清洁取暖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8天。改造雨污分流管网28公里,白塔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投用,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主体竣工。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造林9.8万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修复13处。持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不良贷款率降至2.54%,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五)城市承载功能稳步提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区规划,完成16个村庄规划编制。北山路东延、体育路东延等道路工程稳步推进,提升改造城区主次干道12公里。实施5个棚改项目、共计797套,改造提升3个老旧小区。新增供热面积7.4万平方米,完成换热站移交1万余户,新增天然气入户3204户。新改建小游园、绿地36处。硬化平交道口350余处,整治裸露土地98万平方米。改建城乡客运站牌240个,全区公交线路清洁能源车辆覆盖率100%。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行路长制、街长制,规范各类早市夜市20处、便民摊位400余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城市管理监督平台。

(六)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减免社会保险费2.8亿元,城镇新就业8410人,我区创建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城东中心学校、博山中学北校区、实验小学西校区主体完工,改造提升12所公办幼儿园。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投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学院淄博分院落户我区。建成11处“名医基层工作站”、2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设立17家基层医保服务站,区级医院全部实现“互联网+诊疗服务”。建成南部山区“120”急诊急救体系。新建幸福院4处、日间照料中心2处,建成长者食堂10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用。开展第四届文化惠民季,新建2处城市书房,建成288个“一村一书屋”。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和国防动员。完成全省村“两委”换届试点任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总体上看,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疫情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稳增长任务依然繁重。二是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强,仍处在动能转换的“空笼期”。三是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区委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建议今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5%,外资外贸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为完成以上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产业赋能,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产业,加快海尔卡奥斯、智能云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示范区。新建2家智慧工厂、10个智能车间,培育6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计划,实施55个重点技改项目。深入落实企业“亩产效益”差别化政策。加快实施“旗舰”领航、“雏鹰”壮大工程和新物种企业培育工程,新增新物种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争创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10家以上,争创“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区”。力争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0.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2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启动开发区创新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力争2家企业启动上市辅导。加快外贸转型发展,创建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六个一”平台招引步伐,推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九州通(北京)医药孵化中心平台招引。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4个以上、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以上。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深入开展桔梗、板栗、水果等品质提升行动,新增猕猴桃种植面积1万亩,争创全国外向型桔梗深加工基地、省级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丘陵山地农用航空及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化与省农担、盒马鲜生全产业链合作。加快数字龙头企业及园区培育,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先行区。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开启新一轮乡村提升工程,试行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托管。新改建农村公路8公里,建设博山城南公交枢纽。全域开展清洁村庄治理,持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村容村貌整治,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争创3个省级、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持续深化国家城乡融合试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收益稳定,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

(三)全力加快文旅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全域旅游博山样板。加快红叶柿岩、颜神古镇、老颜神特色美食街等文旅项目建设,启动“大乐之野”齐长城宿集项目,打造郝峪、三水源、五阳湖等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新增省级示范基地2家。加快数字文旅发展步伐,实现“一部手机游博山”。打造美食美器节、陶琉艺术节等特色旅游节庆品牌,优化“陶琉+博山菜”等特色旅游线路。依托颜神古镇打造国家级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加快九州通智慧医药物流中心、博京物流园建设。提升大街、西冶街等商区业态和功能,建成夜间经济示范街区1处、“夜坐标”10个。丰富金融业态,推行普惠金融农村试点,建设博山金融超市。大力实施信贷扩容工程,用足用好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首贷培植等扶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保持对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债的高压打击,争创全省普惠金融示范区、绿色金融示范区。

(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完成区、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城市客厅片区等专项规划。全力做好临临高速博山段、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国道205博山段中修、海博路提升改造等道路工程。实施4个老旧小区、12处公园广场改造提升,新建公园游园50处。启动孝妇河生态休闲观光带建设。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新改建供热管网1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70万平方米。建设110千伏尚庄变电站。巩固完善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长效机制,推进城区主次道路建筑物外立面整治,规范各类架空线网。实施“智慧环保”项目,全面抓好“全员环保”“刑责治污”,扎实开展扬尘综合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环境空气优良率力争达到67%。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孝妇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沿河路等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

(五)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建区医院病房楼,启动公共卫生健康中心建设,实现基层医保服务站全覆盖。争创国家健康促进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实验小学西校区、博山中学北校区等3所中小学,新建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加强职业教育精准技能培训。千方百计稳就业,新增就业2000人。持续做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健全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10处长者食堂,农村幸福院辐射50%以上的村,日间照料中心辐射90%以上的城市社区。深入实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举办第五届文化惠民艺术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争创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制度化,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广实施“八小工程”。加快构建“大应急”指挥体系,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