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标题: 2022年博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索引号: 11370304MB28620183/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6-25 发布机构: 博山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博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发布日期:2022-06-25
  • 字号:
  • |
  • 打印

2022年,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共收到政协提案2件,其中:主办2件,内容主要涉关于防范我区金融风险的建议。已按要求面复完毕,办结率100%。现将本年度提案办理情况公示如下:

    一、筑牢发展思维,增加有效信贷投放

一是发挥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金融、财税、产业、环保等政策支持,积极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已累计为17家纳入市级绿色项目库企业融资20余亿元,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二是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链和相关园区为载体,抓好项目融资需求征集推送,引导银行机构前置开展对接服务,科学设计融资路径,提高融资成功率。定期开展政银企集中对接活动,发挥好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作用,推进重大项目融资投放到位。2022年博山区金融赋能大会签署了总授信额153亿元的重点融资项目24个,已实际投放19.1亿元。三是更好发挥金融辅导作用,拓展“供应链+担保”融资服务,加快推进创业创新保险试点业务开展,推动“技改专项贷”、“人才贷”增量扩面。积极融入省市担保体系,发挥融资担保备付金分险作用,提升担保服务能力。

二、筑牢系统思维,发展地方普惠金融

一是积极融入省市担保体系,用好省农担公司、市鑫润融资担保公司等平台,发挥600万元融资担保备付金分险作用,放大10亿元担保服务能力,做大做强全区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截至目前,市鑫润融资担保公司已承“担”637笔11.72亿元,累计办理鲁担惠农贷566户3.71亿元。二是加强银担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担保授信准入、担保放大倍数、利率水平、续贷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1%以下。三是鼓励德信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经营业务,截至目前,其贷款余额1.17亿元,贷款主要投向是涉农类和小微企业,其中涉农贷款54户,贷款余额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0户,贷款余额0.17亿元。

三、筑牢信用思维,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让中小企业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在中小企业管理当中建立简洁的信用体系管理,并且中小企业应当放眼于全局和未来在财务管理费方面,应当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财务信息的核算而不应当为了避税而故意提高成本降低盈利,从而使得银行与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对称。二是鼓励推广信用贷款品种。在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等背景下,信用贷款成为中小企业的不二选择,大力推广线上信用贷款,今年疫情期间,组织辖内银行机构梳理53款助企纾困金融产品,形成《博山区助企纾困金融产品汇编》。三是建议中小企业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从而增加其财务的透明化与公开化,使得银行在对其进行贷款评估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

 持续完善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

聚焦重点产业链、园区和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导向,定期组织分链条、分领域、分行业的银企精准对接活动。充分利用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适时推介优质项目、发布融资需求。充分发挥金融辅导作用,为50家中小微企业优选配备金融副总,开展贴身服务,稳步推进金融管家试点工作,更好满足辅导企业融资需求。

、持续加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民营企业抵质押能力不足情况,用足用好行业“白名单”,持续做大信用贷款规模,稳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立足重点项目、行业特色属性和金融需求,灵活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各自优势,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融资前置介入机制,抓好项目融资需求征集推送,引导银行机构开展对接服务,科学设计融资路径,提高融资成功率,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持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各类市场主体特点开发新的线上线下信贷产品,实现金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有效对接。加快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调使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工具,积极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区级绿色项目库,探索运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支持工业企业绿色升级。继续推广“技改专项贷”,拉动技改类贷款规模扩张。主动对接乡村产业振兴领域金融需求,支持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发展应急转贷服务体系,持续做大“人才贷”规模,推动无还本续贷业务增量扩面。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银行机构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合作,持续丰富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