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山区城东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2024-544597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3-01 | 发布机构: | 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务处以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博山区中小学2023-2024学年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五育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引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我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总体目标
以“教研规范、科研提质”为目标,积极开展新课标学习、新课程建设、新课堂达标活动,突出抓好常规教学研究、学业质量提升等工作,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以活动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变革
1.开展新课程理念提升行动。利用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等网络资源对所有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助推新课标落地落实。各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围绕教材解读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
2.深化新课程体系建设行动。按照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地方课程应开尽开、校本课程符合校情、师情、学情,确保落地的基本原则,科学制定学校三类课程规划,聚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等学科实践路径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3.迎接区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验收。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教师“两学一达标”活动,继续组织教师深入进行新课标研习、教材解读和课堂立标达标活动,结合校情、教情采取不同的过关形式分层分批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达标过关。迎接区教研中心的集中评估验收。
(二)以制度为保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4.落实好教学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核心的导向性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重点做好教学工作例会、作业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机制的完善和落实。认真执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严格落实两周一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
5.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继续实施每个学科每周半天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学科教研组对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教学资源、区学科团队三轮备课形成的备课资源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形成学校新的集体备课资源库,在通过教师个人优化上课实践后,再进一步研讨,修改完善。
6.优化听评课管理制度。组织好每学期的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针对不同类型的听评课活动流程进行优化:校长和班 子成员巡课、随机推门听课是查看教师的常态课,重在发现问 题;对听常态课发现问题或新入职教师的课要持续跟踪听课评 课,重在指导改进和提高;对学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展示和各 类业务比赛学校教研组要发挥团队优势,指导反复磨课,重在重点培养。
7. 完善作业设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本学年作业管理要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做到让学生练的,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发给学生做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收上来; 收上来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批阅的作业必须认真讲评,切实提高作业的效率。学科教师要以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能力基础和学习需要,科学设计作业梯度和作业难易程度,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品质。禁止布置机械重复、照搬照抄的作业,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可选择的作业,提倡布置分层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书面作业做到全批全改。
8.完善学业质量评价制度。 做好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系统 研究,不断提高过程性训练命题水平。开展教学质量的监控、分析和提升工作。分析教学管理、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针对性的措施,对症施策,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三)以“攻坚”为动力,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9.实施学校薄弱学科 “攻坚”计划。 各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学科骨干团队,对各学科每学期进行一次“会诊”,找出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症结所在,按照“一科一策”制定提升方案,充分发挥集体教研作用,全力提升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