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1234”模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
| |||
博山镇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建设“主引擎”,围绕“四力”完善“1234”模式,通过“一支队伍、两个平台、三项重点、四个品牌”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员用力抓队伍。动员38个村“两委”成员、45名包村干部和网格员作为骨干力量,聘请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14名兼职人民调解员、10名镇(村)法律顾问作为专业力量,吸纳志愿者成立“姊妹花”调解队、“旗彩”治安巡逻队作为重要力量,协作开展“日常巡逻、应急处置、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 阵地聚力搭平台。线下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等19个部门资源和力量,确保群众有地说理、有人办事,跑一次、全办好;线上打造淄博市首家镇级基层治理新媒体中心,定期开展调解案例展播、“普法小课堂”、法律咨询专家直播带“法”等活动,增强趣味性、亲切感。 源头发力筑根基。推行“三元四心”工作法,畅通“十必报”、警镇联动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并解决源头线索。在各村主要道口、重点场所实现监控全覆盖,开展“警务巡逻村村到”活动,每晚6点至8点对重点人员、群体、点位巡逻全覆盖。细化村级规范化建设和突出问题整治20条标准,集中摸排、整治并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夯实村级基础。 改革借力创品牌。成立“老黄说事”“月美拉呱”调解工作室,方便群众化解纠纷。成立博山区首家“博纳童声山聚童智”儿童议事会,开展议事活动8场。依托“信访超市”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等渠道,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建立“民声直通车+451234民声热线+民声速递信箱+书记接待日”四位一体服务项目,实现群众有求必有应、有应必有答。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