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防风药材铺就生态富民路 | |||
| |||
近日,位于淄河东岸山峪之口的源泉镇珍珠村防风药材基地迎来丰收盛景。作为当地“一村一业”特色产业示范村,珍珠村以小小防风药材为支点,撬动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书写了乡村振兴的“致富经”。今年,全村防风产业综合产值预计突破10万元,成为山区“一村一业”落地开花的生动样本。 据村党支部书记房宽宝介绍,2024年起,珍珠村开始试点种植防风,鲜品总产量达25000斤,干品预计可收获4000斤,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总产值将突破1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淄博衍艺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建立订单式合作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实现了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的“三统一”模式,确保药材品质达到国家药典标准。 在标准化种植基地,农技专家向村民展示了科技赋能的丰硕成果:“我们采用测土配方、生物防虫等绿色种植技术,使防风有效成分含量提升30%,亩均产量提高100公斤。抽样检测显示,皂苷含量达0.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正在采收的合作社成员王大姐笑着说:“以前种玉米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种防风保底收入就有3000元,合作社还有二次分红,我家今年能增收1万元呢!” 为破解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难题,珍珠村期望以“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延伸产业链。计划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将鲜品加工成饮片、药茶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可提升产品附加值20%以上。同时,依托中草药产业,村“两委”正筹划开发“药园观光+养生体验”农旅项目,打造中药材主题乡村旅游品牌。 小药材成了致富宝,生态账算出经济账。镇党委书记李晓剑表示,珍珠村的成功实践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下一步将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力争三年内建成千亩生态药材基地,带动周边5个村庄共同发展,让传统中药材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黄金产业”。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