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推动传统文化“两创” 打造陶琉手造品牌 | |||
| |||
博山区是“中国琉璃之乡”“中华陶琉文化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22年,博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传承做优陶琉文化,创新做强陶琉产业,持续推动陶琉文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高品质打造陶琉手造品牌。 优化服务创设健康发展环境 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夯实工作职责”为目标,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创设健康发展环境。山东壁画艺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中央美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先后落户博山。组织举办“山东手造 博山「记」艺”陶瓷琉璃创新设计专题培训班,王晓涵、高静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陶瓷硬笔彩绘技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提高行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授权16家企业使用“博山琉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博山琉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年限和标准,推进公平有序竞争,打造博山陶琉手造品牌。做优做精颜神古镇、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三大平台,引导陶琉从业者入驻,打造集创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展览展销平台。 夯实基础培育人才特色优势 高度重视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陶瓷琉璃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着力发挥陶琉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孙云毅、李慧同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评人数全省第一,17人荣获“第六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59人获评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张道勇获得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陶瓷产品设计师一等奖,报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荣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昃秀花获评齐鲁大工匠,田纪友获评齐鲁工匠,房宏获评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田东获评齐鲁首席技师,文静、宋苗获评齐鲁巾帼工匠。孙云毅被授予“出彩山东人”奖杯,周冠丞入选2022青年力量·54位“勇敢的中国青年”,19人获得山东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 发挥优势打造陶琉手造品牌 发挥陶琉产业产地优势,以做强特色、筑牢底色、培育亮色为主线,以生活化、市场化、时尚化为方向,以创意创新为核心,打造符合现代社会审美趋势、体现地域文化内涵、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消费需求的手造品牌,推动陶琉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发出《致陶琉大师工作室的倡议书》,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师工作室创新研发,29件作品荣获“茅台杯”中国(淄博)工艺美术(陶琉)创意设计大赛金银铜奖,10件作品获得第四届中国陶琉创意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孙云毅联合静象文化与“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在百度超级链数字藏品平台上线并发行《孙云毅中国琉璃系列——鸡油御黄》数字藏品;马志河金牌工匠创新工作室被淄博市总工会选树为“2022年度淄博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科学规划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坚持陶瓷琉璃产业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的新发展理念,巩固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创新开展新媒体宣传,加强体验式、互动性宣传推介,推进对外宣传交流力度,搭建行业产业链沟通交流平台。山东卫视、人民日报、淄博日报等先后录制博山陶琉宣传片;在微信公众号设立“陶琉大师工作室”“陶琉·青年创业者”“陶琉创新作品展”专题;孙云毅做客工美时代讲坛进行《毅见琉璃》专题讲座;组织参加中国北方消费品博览会、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会、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国浦江水晶玻璃产业博览会,1件作品获“百鹤金鼎奖”,2件作品获“百鹤奖”,百余件作品获“百花杯”“荷花杯”金银铜奖;参加“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设计大赛,1件作品获金奖,2件作品获银奖;《鸡油黄镌刻鼻烟壶——雅集》《早雨的钟声》荣获“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融合发展实现特色产业转型 加深陶瓷琉璃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趋势,树立创新意识、保持创新特色、提高创新能力,通过产业+科技、产业+旅游等,彰显“跨界融合”发展理念,充分挖掘陶琉文化内涵,打造传统文化与其他多行业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陶琉手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承办从五到十五+迎春作品展、大师回博山·岳孝清传习工作室揭牌仪式、喜迎二十大·大师回博山—丁邦海刻瓷绘画文化主题创作展、博山陶琉艺友联盟采风写生、博山琉璃艺社·琉璃创新发展研讨会;举办四期“集美博山”工作室开放日活动,组织无我茶会、陶瓷乐烧、集美博山器物展、暮秋创作展等;参加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年会暨“以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讨会、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理事长办公会,提升行业内话语权。 博山陶琉的品牌优势已经初显,并逐渐成为博山一道亮丽的名片。博山区将进一步发挥其“手造”魅力,依托“中国琉璃之乡”品牌优势,以平台思维为引领,以创新研发为动力,以提升优化突破,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融合创新,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手造”产品,在文创赋能手造发展方面持续加力突破,让陶琉“手造”品牌成为引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