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实调宣服严” 五字法治文章 --——博山区司法局石马司法所 | |||
| |||
博山区司法局石马司法所位于美丽的五阳湖畔,石马镇地处淄河上游,博沂路穿境而过,石和路直通博莱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共有14个行政村,人口2.7万余人。近年来,石马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乡镇中心大局,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抓好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为“平安石马”、“法治石马”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石马镇芦家台村入选山东省司法厅、民政厅第七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实”字锻造,加强过硬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石马司法所现有专职干警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办公面积200平方,设有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社区矫正宣告室、安置帮教办公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培训,增强队伍能力水平,锤炼为民服务工作本领,强化作风纪律建设,着力培养干警“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忠于奉献,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二、“调”出平安,打造“连心”调解品牌。石马司法所坚持学习发展“枫桥经验”,打造专职调解服务品牌。在调解工作中依托“连心调解室”特色调解品牌,发挥于连新作为多年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优势,用“热心、真心、耐心、细心、诚心”五心调解法,大大提升了调解的满意度和成功率,把调解工作做出特色,做出实效,达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近年以来,“连心调解室”共参与矛盾纠纷调处185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2件,涉及当事人超过300人次,调解成功率超过98%,累计涉及金额800余万元。
三、为民“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面提高法律顾问的知晓率,石马司法所在村委门口及各村人流密集位置广泛张贴法律顾问公示牌,印发法律顾问便民联系卡,并发放至户下,方便群众查看咨询,近年来,各村法律顾问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活动1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解答问题300余条,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真正让老百姓全方位、零距离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特色“宣”传,建立“文旅+普法”新模式。充分发挥五阳湖景区地域优势,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依托五阳湖风景区人流量集中、人文环境优越等地理优势,打造了集法治文化宣传、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法治主题公园,用各类不同视角的法治内容,结合石马体育运动小镇特色主题分设模块,将公园纳入法治文化广场、法律长廊、主题游园等元素,为五阳湖景区增添人文内涵,实现了“融法于景、寓教于游”。近年以来,石马司法所依托五阳湖风景区开展文旅普法20余场次,制作普法宣传条幅40余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000余份。让景区游客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法治文化、法治思想,让大家在欣赏五阳湖秀丽风光的同时,既增长了法律知识,又提高了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使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五、“严”格执法,履职尽责守护平安。社区矫正工作按照“守底线、筑根基、强督察、求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规章,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严格依法落实调查评估、交付接收、报告、外出、走访、核查、考核、奖惩、执行地变更、解除终止、教育帮扶等规定,社区矫正执法全过程依法严格规范,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2人,无脱管漏管情况发生,按时交付接收达到100%,信息化核查率实现100%。依法严格落实教育帮扶措施,每名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内至少进行一项帮扶措施,帮扶率达到100%,无社区矫正对象参与重特大案件、群体性事件或造成网络舆情问题。 石马司法所今后将持续做好做实“实调宣服严”五字法治文章,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和亮点工作,加强谋划、积极推动、补齐短板、抓出实效,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