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炼护”翅膀逆风翱翔 | |||
| |||
2天3次现场会,为企业纾困解疑 ,5个关键问题“有解”。 5月8日早晨8点30分,博山区会务中心,助企业纾困促发展座谈会上。山东黑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祥军第一个开口,企业前期运营不错,生产稳定,订单多,但前进中有困难。这是博山区2天来召开的第3场助推企业发展的现场会。 紧随其后,山东宏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颖、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成龙等8位企业家也列出了几个发展难题。 这不是企业家们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政企面谈会”,此前,他们参会前都认真准备了一叠厚厚的材料,问题列了一堆。企业家们坦言:“现在,问题大多数都解决了。今年,博山企业发展信心很足,只是前行中的困难有点多,客观原因造成的企业经营压力倍增。” 这场座谈会既要真正解决问题,又要提振信心。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和区长率领16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家对营商环境、政府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建议意见,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3个多小时的座谈会,说的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是企业的急难愁盼。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邦说,这给广大企业家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博山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服务企业,愿意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帮扶企业渡难关、稳发展,希望广大企业家与区委区政府荣辱与共,携手并肩,一起向未来! 2天内3次“助企”现场会 发展破题,需要直面现实。转型路上遇到新困难新挑战的老工业城市,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心气走好发展之路? 高新产业正疾速前行,疫情防控和国际局势风云巨变,双重困难面前,市场引力变小,招商引资成本增加,一个个新问题,新堵点,检验着企业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执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释放什么样的信号,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如何在发展困境中转换方位和视角,让工业企业重燃激情奋起直追? 破解这个命题,博山区2天内连续开了 3次现场会。政企面对面 “有解问答”。 5月7日上午8点30分,博山区召开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调度会。区委书记路德芝和区长朱玉友,现场听取项目进度,研究落实举措。 “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打算,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会上都一一梳理提了出来。”博山发改局局长李绪涛说,区里领导组成专班,就相关问题现场办公,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点。 区委书记路德芝强调,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推动省市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在这次会上,各项目“服务专班”再次挑起了“重担”,他们的任务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现场管理,细化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解决好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问题,全力以赴抓投入、抓进度、抓质量、抓建设。 “我们必须以有解思维破除各类阻碍,为省市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创造更好更优环境。”区长朱玉友说,这一表态,在5月7日下午2点召开的博山区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工作推进会上进一步“落槌明确”。 “要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自发地进行技术改造,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快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在这次现场会上,区委书记路德芝说,危机中有新机遇,博山工业基础好,广大企业更应该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延深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抢占行业高端市场,提高行业内发展的话语权。 在这次会上,博山区工信局局长高波通报了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汇报了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措施。一个强烈的信号呼之欲出——只要企业技改需求,政府就会聚全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风雨中也要疾步快行!博山区在大步前行中向外界表明了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这次座谈会上,路德芝说:“我们必须要明确工业技改的任务目标和发展方向,详细了解企业技改需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会上,参会的政府部门和镇办领到了一份任务明确的“发展图表”,要求他们要以更强责任、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帮助企业家转变发展思路,及时掌握企业家发展需求,用心用情解决好企业实际问题,在推动技术改造上持续用力,全面提升产业品质。 “博山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想不想、愿不愿创新发展的问题,而是稍慢一步就会被淘汰的问题。” 路德芝说,面对新形势,博山必须做足“创新文章”,时刻保持“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创新嗅觉,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品牌过硬的拳头产品,通过研发新产品,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正是在这样急步快跑、星夜赶路的大发展思路背景下,第3场座谈会,紧跟着在5月8日上午召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博山区委书记路德芝说,所以,会议一开场,他开门见山:“企业有问题有困难可以直接提。” “今年,企业遇到的困难不少,有些我们自己还真是解决不了。”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坦言,区委区政府以真诚换真心,以坦诚换信任,让他们敞开了心扉。 政企面对面 “有解问答” 5月8日上午8点30分,“助企纾困促发展座谈会”一开场,山东黑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祥军开门见山。他说:“今年三月份开始,订单少了。物流费用增加,原材料和能源涨价,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但产品销售遭遇困难,压力巨增的同时,利润空间急剧压缩。” 他当场算了一笔账,原材料上涨幅度大,有的直接翻番。再加上今年2月底开始,国际客户明显减少,货物到港口买家再三推迟提货时间,造成企业资金回流速度减缓,出品订单同步减少。“市场环境变差,我们担心,再这样下去,利润空间被压干,企业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山东宏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颖也表示,天然气价格上涨且不稳定,电费上涨,企业产品回款周期长,成了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运输成本高,原材料价高量少,今年订单已出现明显减少趋势。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成龙则直接开口,需政府部门帮着协调环保B级企业申报问题。 发展步伐减缓背后,问题一个个摆出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也以“待解模式”出现在座谈会现场。 博山区住建局局长亓志伟针对企业家反映比较集中的“天然气”涨价以及价格不稳定问题表态,将马上着手进入,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他说:“立刻协调相关能源企业,积极协调,精准对接企业和能源公司,同时,主动介入,在年度用气计划制定时,及时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更多能源主动权。” 博山区科技局局长魏猛针对企业提出的融资难,资金回流慢问题,当场提出“有解计划”。他说:“目前,科技人才类资金只增不减,企业须重视科技创新。”他特别推荐“成果贷”,这项利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惠企项目,“政策后面跟着‘真金白银’”。5月6日,他们刚进行了“线下培训”,将来还会多多举办这类惠企政策培训,希望广大企业重视起来,指派专人负责。 博山区环保局局长徐志国则与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约定”,在今年11月底企业完成环评手续前,提前介入,帮助企业早点着手准备,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这次座谈会上,包括能源、环保、融资、产品销售、物流等在内的5个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一一摆在了明面,又都一一“有解”,当场有了答案。 博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战面前的笔记本上,企业家们提出的现实困难和意见建议一一在列。他说:“区里安排我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一条一条梳理研究、尽快解决,我们将举一反三,为全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帮助。” 路德芝当场拍板:“所有问题,‘两办’督查室要及时跟进、交办督办。” 一个问题数种“有解答案” 服务企业,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圆点万种通途”。这场实实在在的行动背后,是政府和企业坦诚相待、风雨同行的责任担当。 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邦直言,这样的座谈会,让企业诉求可以直达决策层,开启的是营商环境的新气象,拉近了政企间的距离。“企业发展的信心倍增”。 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的山东鲁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布局上马新项目。座谈会上,董事长张敦新也对这种交流方式赞不绝口。他说:“区委区政府站在企业发展角度,用心用情全力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企业诉求被重视,发展堵点难点被打通。这给我们企业树立了发展的信心。” “广大企业是城市发展合伙人,我们必须集聚要素资源,倾情倾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在这个过程,既要正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要充分看到区委区政府正在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帮扶企业渡难关、稳发展。” 路德芝说,要切实以有解思维看待前进中的困难,拿出作为优秀企业家的底气、骨气、志气,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博山区将在政策、资金方面为广大企业提供扶持、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加大产品宣传、做好市场开拓,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提升智慧化水平。 大步向前的路上,博山区已与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签署了《央行资金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议》,建立了博山区金融服务平台和企业金融服务方舱,打造顾问团队,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纾困。今年签署的政金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额153亿元的重点融资项目24个,目前已实际投放10.8亿元。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已累计为17家纳入市级绿色项目库企业融资20.96亿元。他们还建立了助企专班,聚全力“助企纾困”。 传承老工业城市积极向上的百年工业文明,博山这方天齐厚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转型进取,即使风起潮涌,大浪逆势,也会迎着风浪面向发展,一往无前,不惧新挑战!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