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岭三棵树 | |||
| |||
笔架山岭三棵树 在笔架山东北侧有个山口旧称东庙小岭,古人曾建有山神庙并栽着三棵侧柏。1970年在岭下建成五二五厂,从东北调来不少技工,他们中有些人原籍是哈尔滨附近的三棵树城,见到这三棵树感到亲如故乡,这条岭就被称为"三棵树"了,岭上山路是人们出厂的便道,多在椅下歇脚乘凉。三棵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大者胸径0.5米,远望挺拨耸立,象三个哨兵一样排 立在山口,成了该厂的一个标志。 在这三棵柏树稍西,是笔架山顶的一大片悬崖,崖上有洞,叫"吊石古洞",曾是古人的避难所。洞下古树林覆盖着一个山峪,人称"黄犍峪",峪中有自古不旱的甘泉名叫"黄犍泉",相传曾有一头金黄犍在此饮水。这片树林中有黄栌、柿、胡桃等多种大树。其申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株百年流苏,大者胸径0.5米,虽经盗者锯去一侧,但仍婆娑可爱。 巧合的是这片林中曾有三棵大山楂树均在百年以上,其中两棵在公社化期间惨遭杀伐,今剩一株有15个大枝权,根部周长两米,春李白花如云香流半山,秋来红星簇簇,果实酸甜适口,是附近有名的山楂王。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