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博山>博山寺庙古树大观

初夏流苏香,深秋柿满坡

发布日期:2007-07-11 16:54:17浏览次数:字体:[ ]

初夏流苏香,深秋柿满坡

    郑家庄在南博山镇东北方,西邻博沂公路和淄河下庄支流,东、北、南三面环山,藏龙卧虎多有人才。南北两封山树林阴郁,北封山多侧柏,南封山多流苏,东北峪多柿树,一年四季景观不同。尤其初夏时节,南封山流苏树白花蔑郁飘香数里。尽管由于历史原因,百年古树遭到破坏,但在今天仅苏树一种编号的就有125株之多,小者粗如碗口,大者粗于拱抱,胸径在30公分以上者有十多株,树冠纷披十分可观,据模范护林员康宜国介绍,此处封山已几百年,由于石多土少,流苏生长特慢,一搂粗的树大都在80一150年左右。
    村东北一峪名"石沟峪",以前全是柿树,据初步统计,胸径在30公分以上者还有14株,树龄在90一120年 (据老年人记亿推算),其中在大坑地一棵人称"柿子王",胸围2.20米,树龄约在150年,年年结果产量均衡,一般年产量在250一450斤左右。这一片柿子林在深秋时构成红灯满峪的奇景,见者感叹不已。
    北封山上侧柏历遭砍伐,最古的一棵树龄约有200年,人称"拴驴柏",树下过去是古大路,过往客商到此拴住牲口休息。柏林中还有榷檀、郎帮芝、黄栌、黄楝等风景树。
    粗略估计,郑家庄这流苏林、柿树林和柏树林中百年以上的古树约25棵左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郑家庄民兵有名,这些树林是他们放哨、藏身、打游击的保护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